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57.020 备案号:31T/QGSX 团 体 标 准 T/QGSX001—2022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practiceforplantingtechniqueoffreshcorn 2022–09-01发布 2023-01-01实施 青冈县蔬菜(鲜食玉米)协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SX001—2022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青冈县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青冈县农业农村局、青冈县蔬菜(鲜食玉米)协会、 绥化市农业农村局、青冈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大董黑土地农业有限公司、青冈县万德福食 品有限公司、黑龙江福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青冈县青玉食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立琴、杨凤军、史绪梅、高敏、金一鸣、王智慧、高树仁、范博文、高 文祥、叶志、徐洪福、滑亮、魏国明、姜涛、尹德才、阮万超、牛玉冰、于德军、魏立安。 本文件于2022年首次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SX001—2022 1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栽培的名词术语、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施肥、种子、隔离种植、 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措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青冈县域内的鲜食玉米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96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97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523专用籽粒玉米和鲜食玉米 NY/T525有机肥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鲜食玉米freshcorn 适用于鲜食或鲜果穗加工的玉米。鲜食玉米分为糯玉米、甜玉米、甜加糯玉米、笋玉米,以及适合鲜食 或鲜果穗加工的其它类型玉米。 3.2 鲜果穗freshearcorn 在乳熟期采食的玉米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SX001—2022 23.3 鲜食糯玉米freshwaxycorn 适宜采收期的鲜食糯玉米,同一果穗上单纯存在糯籽粒,干基籽粒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占淀粉总量的比 率≤2.0%的糯质型玉米。 [来源:NY/T523—2020,3.9,有修改] 3.4 甜玉米sweetcorn 适宜采收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鲜样)≥6.0%的甜质型玉米。 [来源:NY/T523—2020,3.11] 3.5 甜加糯玉米sweetpluswaxycorn 适宜采收期的鲜甜加糯玉米穗,同一果穗上同时存在以糯为主的甜和糯两种类型籽粒,干基籽粒淀粉中 直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比率≤8.0%。 [来源:NY/T523—2020,3.10,有修改] 3.6 时间隔离timeisolation 相邻区域种植不同类型玉米错开授粉期的种植措施。 3.7 空间隔离spaceisolation 不同类型玉米同期播种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种植其它玉米品种,防止外来花粉串杂。 3.8 自然屏障隔离naturalbarriersisolation 利用村庄、树林、山岭、山林等自然环境作为隔离物障。 4产地环境 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及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规定。监测方法按照NY/T395、NY/T 396、NY/T397规定执行。 5选地整地 5.1选地 选择耕层深厚、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物理性状良好和耕层养分含量高的集中连片壤质土地块种植。不 宜在低洼易涝、排水不良的盐碱地上种植。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SX001—2022 35.2整地 5.2.1整地时期 灭茬、整地推荐最佳时期是秋季采收后进行;特殊条件下允许在春季播种前整地。 5.2.2整地方法 5.2.2.1秋整地 用深翻或浅翻深松的方法,耕翻深度20cm~22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按种植 方式要求起垄镇压。深松深度30cm~35cm,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抗旱抗涝能力,提高地温。 5.2.2.2春整地 在墒情适宜时耙茬深松,深松深度30cm~35cm。春整地地块,采取旋耕灭茬、深松、起垄及镇压连 续作业。 5.2.3整地标准 整地后应达到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土层疏松,整地质量应力求做到“深、松、细、匀、肥、温”。 6施肥 6.1施肥原则 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6.2一般要求 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有机肥质量应符合NY/T525的要求; 化肥质量应符合GB38400的要求;杜绝化肥做秋施底肥。 6.3施肥方法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追肥。 6.4肥料用量 6.4.1基肥和种肥 6.4.1.1用量1 每公顷施用农家肥15t~30t,施用化学氮肥(N)75kg~90kg、磷肥(P2O5)75kg~90kg、硫基 钾肥(K2O)90kg~120kg。 6.4.1.2用量2 每公顷施用商品有机肥300kg~500kg,施用化学氮肥(N)90kg~105kg、磷肥(P2O5)90kg~120kg、 硫基钾肥(K2O)105kg~135kg。 注:生产过程中6.4.1.1和6.4.1.2任选其一即可。 6.4.1.3施肥深度 农家肥或有机肥结合整地施入;化肥采用破垄夹肥或整地夹肥方式施入,施肥深度为18cm~20cm土 层;种肥同步时施于种下8cm~10cm。 6.4.2追肥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SX001—2022 4大喇叭口期每公顷追施尿素225kg~250kg,适量追施钾肥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7隔离种植 7.1空间隔离 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同期播种距离相隔300m以上。或利用山岗、树林、村庄等自然屏障隔 离,隔离距离≥100m。 7.2时间隔离 达不到空间隔离要求时,采用时间隔离,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错开授粉期20d以上。 8播种 8.1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性强、适口性和商 品性好的适合青冈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 8.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要求,发芽率90%以上。购买已包衣的种子,使用的种衣剂应符合NY/T393的 要求。 8.3晒种 播种前2d~3d,选择晴天在阳光下晾晒种子2h~3h。 8.4播种 8.4.1播种时期 8.4.1.1糯玉米 8.4.1.1.1正常播种 播种时期应根据气象条件、品种特性,结合鲜食玉米的市场供应时间、加工厂加工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春季最早播种期应在5cm~10cm土层地温稳定达到8℃~10℃时视墒情适时播种,最早不能早于4月28 日。 8.4.1.1.2错期播种 一般连续播种4d~5d后,停播3d,然后再开始下一批次播种,最迟播期(最后一批播期应保证所 种品种在初霜期前达到采收标准)一般不晚于6月20日。土壤干旱时必需做水播种,且水量充足。 8.4.1.2甜玉米 正常播种时期应该在5月6日~7日,此时5cm~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甜玉米错期播种按照 8.4.1.1.2执行。 8.4.2种植方式 8.4.2.1机械直播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SX001—2022 5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公顷保苗株数为45000株~50000株。糯玉米播种深度5cm~6cm;甜玉 米播种深度3cm~4cm。要求机车行走速度均匀,播种深浅一致。 8.4.2.2地膜覆盖 播种初期如果采用地膜覆盖可以与播种同步进行,1叶1心期破膜放苗,在拔节期结合中耕除草和 追施穗肥,揭除地膜。 9田间管理 9.1浇水 生育期内,正午心叶出现萎蔫时应当及时灌溉。 9.2去除分蘖 拔节期发现分蘖,及时去除。 9.3化学除草 9.3.1农药使用准则 农药合理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9.3.2播后苗前封闭除草 土壤墒情较好的年份,播后3d~5d可使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莠去津、 2.4-D异辛酯、嗪草酮等药剂进行封闭除草。如出土阔叶杂草较多,可混加2.4-D异辛酯;或施用 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水分散剂;如部分杂草已出苗,可加草甘膦丙胺盐水剂,或2.4-D异辛酯乳 油。或施用精异丙甲草胺+嗪草酮+噻吩磺隆水分散剂。 9.3.3苗后茎叶处理 玉米苗后3叶~5叶期,一般用苯唑草酮(包卫)和硝磺草酮进行苗后除草。要选择无风或风小 (小于3级风)的天气,利用早晚进行施药,空气相对湿度在65%以上,避开中午高温,药剂喷液量以 喷雾机每公顷75L~100L为宜。 9.3.4化学除草要求 播后苗前封闭除草要求地平、土碎、地表无植物残体,播种后要及时施药,喷洒均匀,实际用药 量与设计量误差要小于±5%,药剂喷液量以喷雾机每公顷75L~100L为宜,均匀喷洒。有机质含量 低于2%的土壤或沙质土、低洼易积水地块、低温高湿等条件禁用2.4-D类和嗪草酮除草剂;玉米拱土期 或土壤出现裂缝,禁止施用草甘膦。 9.4病虫害防治 9.4.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 技术;化学防治应使用高

pdf文档 T-QGSX 001—2022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QGSX 001—2022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T-QGSX 001—2022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T-QGSX 001—2022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4 09:27: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