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13.100 C 52 GBZ 2.1—2019 代替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 Part 1: 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 2019 - 08 - 27发布 2020 - 04 - 01实施 GBZ 2.1—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正文表 1~表3中的职业接触限值为强制性的,其余 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本标准。 GBZ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第2部分:物理因素。 本部分为 GBZ 2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 与GBZ 2.1 —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6项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T 300、GBZ/T 192 、GBZ/T 295 、GBZ/T 224 、GBZ/T 225 和GBZ/T 229.2; ——增加9个与职业接触相关 的概念或定义; 删除5个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术语; 引进峰接触浓度 概念并替代超限倍数 ; ——汇总增加近年来研制、修订的 28种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 ——调整8种化学物质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以及 8种物质的 CAS号; ——增加16种物质的致敏标识、 4种物质的皮肤标识、 14种物质的致癌标识,调整 7种物质的致 癌标识; ——将一氧化氮接触限值并入二氧化氮 的接触限值 ; ——明确列出制定接触限值时依据的 不良健康效应 ; ——在第4章“卫生要求 ”中增加了 职业接触生物限值 (生物监测指标和接触限值 ),对已发布的 卫生行业标准职业接触 生物限值及检测方法标准进行了确认,汇总并 列出28种生物监测指标 和接触限值。 其中,增加近年审定通过的 13种职业接触生物限值以及生物材料检测及生物监 测质量要求 ; ——进一步完善了监测检测方法的相关要求;对分别制定有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 PC-TWA的,明 确了优先测定呼吸性粉尘的 TWA的规定; ——增加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控制原则及要求 ; ——增加附录 B,给出了新增限值的 主要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等信息; ——对附录 A正确使用说明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完善。增加了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的控制原则及 要点、行动水平以及职业接触等级分类及其控制、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管理原则 等,将原标准 附录 A《正确使用说明》中的部分内容修订为标准正文 。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军事医 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涛、张敏、闫慧芳、朱晓俊、陈青松、李文 捷、徐伯洪、吴维皑、郑玉新、 刘洪涛、周志俊、王生、谷京宇、丘创逸、 杨磊、刘晓延、杜燮祎、 邱兵、丁春光、王恩业 、聂武、朱 志良。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 GBZ 2—2002; GBZ 2.1—2019 II —— GBZ 2.1—2007。 GBZ 2.1—2019 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卫生要求、检测评价及 控制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以及工作场所 化学有害因素 职业接触的管理、 控制和职业卫生监督 检查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92(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T 229.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 GBZ/T 295 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总则 GBZ/T 300(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化学有害因素 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 本部分所称化学有害因素包括 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 化学物质、粉尘及生物因素。 3.2 职业接触 occupational exposure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呼吸道 、皮肤黏膜等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间 接触的过程。 3.3 不良健康效应 adverse health effects 机体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产生或出现的 有害健康效应或毒作用效应。 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接触, 即过量的接触才会引起健康损害。 3.4 GBZ 2.1—2019 2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critical adverse health effects 用于确定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容许接触 浓度大小,即职业接触限值 时所依据的 不良健康效应 。 3.5 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OELs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 不会引起 绝大多数接触者 不良 健康效应 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 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注:改写GBZ/T 224—2010,定义5.1。 3.5.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 -time weighted average ;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8 h工作日、 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5.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 -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PC-STEL 在实际测得的 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平均接触浓度遵守 PC-TWA的前提下, 容许劳动者短时间 ( 15 min) 接触的加权平均浓度。 注:改写GBZ/T 224—2010,定义5.3。 3.5.3 最高容许浓度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MAC 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工作地点的化学有害因素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注:改写GBZ/T 224 —2010,定义5.2。 3.6 峰接触浓度 peak exposures ;PE 在最短的可分析的时间段内(不超过 15 min)确定的 空气中特定物质的最大或峰值浓度。 对于接触 具有 PC-TWA但尚未制定 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应 使用峰接触浓度控制短时间的接触。在遵守 PC-TWA的前提下,容许在一个工作 日内发生的任何一次短时间( 15 min)超出 PC-TWA水平的最大接 触浓度。 3.7 接触水平 exposure level 应用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得到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定时间段 内实际接触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 素的浓度或强度。 注:改写GBZ/T 224 —2010,定义2.22。 3.8 职业接触限值比值 ratio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level to OELs 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接触水平与该因素相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 GBZ 2.1—2019 3 当劳动者接触两种以上化学有害因素时, 每一种化学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其对应职业接触限值 的比值之和,称为 混合接触比值 (ratio of mixed exposure )。 3.9 行动水平 action level 劳动者实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水平已经达到需要用人单位采取职业接触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 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等控制措施或行动的水平,也称为 管理水平 (administration level )或管理 浓度(administration concentration )。 化学有害因素 的行动水平, 根据工作场所 环境、接触的有害因素的不同 而有所不同,一般为该因素 容许浓度的一半。 注:改写GBZ/T 224 —2010,定义2.23。 3.10 生物监测 biological monitoring 系统地对劳动者的血液、尿等生物材料中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浓度)、或由其所致的 无害生物效应水平进行的系统监测,目的是评价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程度及其可能的健康影响。 注:改写GBZ/T 224 —2010,定义6.1.2。 3.11
GBZ 2.1-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4 09:27:0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4969-2017 彩色激光打印机测试版.pdf
GB-T 36718-2018 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氧化铝项目.pdf
GB-T 5195.1-2017 萤石 氟化钙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和蒸馏-电位滴定法.pdf
T-ZZB 2928—2022 锥形磨浆机.pdf
《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信息流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边界确定方法》【2019.4.21】.pdf
专利 一种变压器散热器集流管的焊接装置.PDF
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合规法律汇编V3.0-垦丁王捷律师团队-KINDING-202212.pdf
GB-T 24564-2009 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pdf
GB-T 6516-2010 电解镍.pdf
GB-T 22240-2020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pdf
GB-T 29862-2013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pdf
GB-T 30276-202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规范.pdf
GB-T 2660-2017 衬衫.pdf
NY-T 3692-2020 水稻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T-CADERM 6007—2023 心肺转流系统用空氧混合器.pdf
DB65-T 4595—2022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GB-T 30294-2013 聚丁二酸丁二酯.pdf
GB-Z 22553-2010 利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的估计值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指南.pdf
GB-T 30273-201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通用评估指南.pdf
GB-T 36627-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试评估技术指南.pdf
1
/
3
53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2.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