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 16 0831 上海市地 方标准 DB31/T 1328—2021 黑色枝小需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Xylosandrus compactus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1-10-29 发布 2022-02-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1/T 1328—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 监测与防治原则 4.1 监测原则 4.2 防治原则 5 虫情监测 5.1 形态识别 5.2 监测时间 5.3 监测对象 5.4 监测方法 5.5 分级标准 6防治措施 6.1 园艺防治 6.2化学防治 7评价与管理 7.1效果评价 7.2资料管理 附录A(资料性)黑色枝小熹的为害状 附录B(资料性) 黑色枝小囊发生规律 附录C(资料性) 黑色枝小蠹的识别特征 b 附录D(资料性) 黑色枝小蠹调查记录表 息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1/T 132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浦 东新区林业站、上海古猗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磊、王凤、张岳峰、路广亮、韩阳阳、孙荣华、涂广平、朱烨、季国辉、吴时英、 陈樱芝、罗卿权、孙雪婷、孔里微、王章训、刘莹、李跃忠。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1/T1328--2021 黑色枝小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色枝小囊的监测与防治原则、虫情监测、防治措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地区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悬铃木Platanusspp.和玉兰Magnolia denudata等寄主植物上黑色枝小的监测与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黑色枝小熹Xylosandrus compactus (Eichhoff) 一种为害植物枝干的钻蛀性害虫,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足距小嬴属Xy losandrus . 3.2 侵入孔entrance hole 黑色枝小蠹侵害寄主植物枝干时,穿凿树皮后留下的孔口。 3.3 坑道gallery 黑色枝小赢成虫通过侵入孔进人木质部后,在枝干内形成的供亲代和子代生活的虫道。 服务平 4监测与防治原则 4.1监测原则 根据黑色枝小为害状(见附录A)和发生规律(见附录B),定期开展监测,实现对小种群虫情的有 效监测。 4.2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以园艺防治措施为基础、综合应用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实现对 黑色枝小蠹的安全、持续、有效防控。 1 DB31/T1328—2021 5虫情监测 5.1形态识别 识别特征见附录C。 5.2监测时间 5.2.1越冬期虫情监测于11月至翌年3月进行。 5.2.2危害期虫情监测于4月至10月进行。 5.3监测对象 重点监测广玉兰、悬铃木和玉兰。 5.4监测方法 5.4.1越冬期监测 5.4.1.1主要使用野外踏查的方法。 有危害的依据。 5.4.1.3当寄主植物少于30株时,需要检查所有植株是否存在有活虫枯枝;当寄主植物在30株~ 300株时,随机检查其中的30株;当寄主植物超过300株时,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抽取10%的样树进行 检查。 5.4.2危害期监测 5.4.2.1诱剂监测。在种植有寄主植物的林地周围悬挂小蠹虫诱捕器,使用35%~50%浓度的酒精装 人缓释袋作为诱芯,悬挂高度为1.4m~1.8m,每亩(1亩~666.7m²)放置1个~2个诱捕器;每月检查 3次,每次间隔10d,每月更换一次诱芯,以此监测黑色枝小的发生。 5.4.2.2野外踏查。在发现有黑色枝小危害时或诱剂监测过程中发现黑色枝小蠡时,可进一步使用 野外踏查的方法开展监测,具体方法与越冬期监测一致。 5.5分级标准 5.5.1株发生率 在野外踏查中,使用5.4.1.3的取样方法,按公式(1)计算: X 100% (1) 取样总株数 5.5.2枝梢被害率 对每株寄主植物的枝梢被害率,按照LY/T1681中描述的松纵坑切梢小的发生(危害)程度分 级、成灾标准,按公式(2)计算: 出现被害状样枝梢数 X 100% .(2) 样枝梢总数 当枝梢被害率介于5%~10%时,为轻度危害;介于10%~20%时,为中度危害;大于20%时,为重 度危害。 2 DB31/T 1328-2021 6防治措施 6.1园艺防治 6.1.1选苗 从黑色枝小蠹发生地引种广玉兰、悬铃木和玉兰等寄主植物时,要提前清理病枝和枯枝,防止带虫 苗木引人。 6.1.2整枝修剪 及时剪除被害枝梢;结合野外踏查,将发生轻度和中度的植株受害枝梢清除,并带离进行无害化 处理。 6.2化学防治 当株发生率超过50%且有5%以上的植株发生达到重度时,宜采取化学防治的方法控制黑色枝小 蠹的发生蔓延。防治方法可使用阿维菌素乳油制剂对全株进行喷雾,杀死成幼虫。防治作业过程中,应 按NY/T1276和GB12475的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7评价与管理 7.1效果评价 7.1.1在化学防治后7d~10d内,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7.1.2随机抽取10棵已防治植株,每株检查至少3个有虫孔的枝梢,分别检查每个虫孔中死虫和活虫 的数量,并做好记录,记录表可参考附录D的表D.1。 7.1.3防治效果按照公式(3)计算: 死虫数量 *.(3) 7.1.4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表明防治效果较好;当防治效果低于85%时,按照6.2的方法进行 补防。 7.2资料管理 收集整理黑色枝小监测与防治记录等资料,按年份进行保管,为评估和预测黑色枝小发生趋势 慧服务平台 提供依据。 3

pdf文档 DB31-T 1328-2021 黑色枝小蠹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上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1-T 1328-2021 黑色枝小蠹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上海市 第 1 页 DB31-T 1328-2021 黑色枝小蠹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上海市 第 2 页 DB31-T 1328-2021 黑色枝小蠹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上海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04 22:56:4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