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DB1304 邯 郸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4/ T407—2022 矿山废弃地覆绿技术规程 2022 - 12 - 29发布 2022 - 12 - 30实施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4/ T407 —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邯郸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文件由邯郸市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邯郸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晓婕、张健强、李玉静、元赛杰、李大鹏、史佳杰、金玉美、杜萌、邱政芳、 李周旭、齐环林、张兴锐、杨新兵、赵俊喜、王倩。 DB1304/ T407 —2022 1 矿山废弃地覆绿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矿山废弃地覆绿基本要求、调查、整地、土壤治理、栽植要求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防治地质灾害为主体的地形、地貌等整治工程完成后,已经具备覆绿条件的矿山废 弃地覆绿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6453.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0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LY/T 2771 北方地区裸露边坡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LY/T 2516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LY/T 2356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LY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 DB13/T 1246-2010 主要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坡面地 mine slope 因矿山开采活动开挖、切割、回填、自然滑坡、崩塌等而形成与基准面具有一定坡度(>15 ˚)的土 体、岩体或岩土混合体边坡。 3.2 挖损地 digging land 在露天采矿过程中由于剥离上覆岩土层所形成的破损、下凹或不平整的地面。 3.3 废渣堆放地 scrap dump 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料及剩余物的堆放场地,包括排土场、尾矿库和矸石山。 3.4 塌陷地 subsided land 由于地下采矿所形成的块状、带状的塌陷地面,主要为采煤塌陷地。 DB1304/ T407 —2022 2 4 覆绿目标 4.1 生态优先,以减轻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同时兼顾多种效益。 4.2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减少大面积的地表扰动。 4.3 适地适树,优先选用乡土、抗逆、固氮、耐干旱瘠薄、抗污染能力强植物。 4.4 恢复健康、稳定并可自我更新的植物群落结构。 5 调查 5.1 调查内容 5.1.1 矿山废弃的地质安全和覆绿工程有关的安全因素。 5.1.2 所在区域光照、降水、温度及灾害性天气等气象条件。 5.1.3 矿山废弃地所在流域的基本水文条件,并应详细调查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文特征。 5.1.4 采矿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类型、范围和程度,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工业“三 废”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污染的范围、程度。 5.1.5 矿山废弃地所在地土壤的类型、分布,结合实验室分析,核查质地、结构、有机质、土壤肥力和 pH 值等。 5.1.6 矿山废弃地所在地工程地质、内外交通设施、水源、电力和管线等。 5.2 调查方法 调查可采用资料收集、访谈、现场踏勘和实地取样测试等方法。资料收集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生态 环境和经济社会信息,应对收集到的资料全面查阅和分析。访谈对象为对矿山现状或历史的知情人或利 益相关方,作为对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所涉及信息的补充和考证。 6 整地 6.1 挖损地 在坡度较缓且深度较浅的地段,进行土地平整和穴状整地;在坡道度较陡且坡面较长的地段进行坡 面整理和鱼鳞坑整地,并设置排水系统。整地的规格依覆绿植物而定。 6.2 废渣堆放地 废渣堆放地包括排土场、尾矿库和矸石山。废渣堆放地整地范围包括其顶部和边坡。 将含不良成分的岩土堆放于底层,品质适宜的土层包括易风化性岩层置于上层,富含养分的土层宜 覆于排土场顶部或表层。 边坡宜采用水平阶及鱼鳞坑整地方式,顶部采用穴状整地方式。 当土层较薄时,需进行客土,土层厚度应达到 0.3m 以上。 边坡及顶部需设置排水及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6.3 坡面地 结合当地边坡基岩性质、坡度、坡长确定防护措施类型。坡面地治理工程符合 LY/T 2771 的相关 规定。 6.4 塌陷地 浅层塌陷地,先将表土剥离,将凸出土移往凹,再用表土加以覆盖;深度较深的塌陷地,先移去表 层土,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填充后,用移去的表层土覆盖。 DB1304/ T407 —2022 3 7 土壤治理 治理区域土质不能满足植被建设要求时,根据治理区域周边立地环境及当地经济状况,采取土壤改 良或客土的方法进行处理;规划覆土后种草的,土层厚度不低于 30cm;规划覆土后种植乔灌的,土层 厚度不低于 50cm。土地治理后应符合 CJ/T340 规定的绿化种植土壤相关要求。 7.1 表土还原 优先使用矿山开采前收集保存的表土开展矿山废弃地土壤治理。 7.2 化学改良 碱性土壤使用石膏、硫磺等酸性改良剂,酸性土壤使用生石灰或碳酸盐等碱性较强的土壤改良剂进 行酸碱中和。 7.3 物理改良 也叫客土,较浅坑区从周边运输土壤进行填埋覆盖,土层厚度不低于 30cm;较深的坑区可先将废 料、石块、煤矸石以及等填充底层,适宜栽种的土壤覆盖表层。 7.4 生物改良 在土壤中加入微生物,如蚯蚓、藻类等,利用微生物对土壤进行改良。 8 覆绿技术 8.1 栽植要求 根据立地条件经营目标和废弃地类型,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坡面、厚土或者厚风化层 的治理区域,植被密度不宜过密,应以深根性、植株矮小的灌草为主,可适当搭配少量深根、窄冠类小 乔木,防止坡面植被重量过大、避免植物侵蚀情况的发生。 8.2 木本植物 优先选择具有固氮作用、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可采用春季、雨季和秋季 造林。应该采用人工植苗造林方法。尽量采用容器苗,裸根苗造林需采用蘸泥浆的方法。造林技术符合 GB/T 15776 的相关规定。苗木质量符合 GB/T 16453.2 的相关规定,避免远距离运送、存放;立地条件 较差、无水源条件时,宜使用容器苗,容器苗使用及要求符合 LY 1000相关规定。 8.3 草本植物 优先选择抗逆性强、生长迅速、保水保土能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的草种。可采用条播、穴播和撒播的 方式。采用国家或省级牧草种籽标准规定的一、二、三级种籽,播种量符合 GB/T 16453.2 的相关规定。 9 管护措施 9.1 林草抚育 符合 GB/T 16453.2 和 GB 51018 中的相关规定。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未扰动或者轻微扰动区域可采 取全年封禁方式,封育治理恢复林草。同时,配套相应管理措施,加强恢复效果监测,及时补植、补种, 适时修剪。 9.2 灌溉 灌溉系统的选型、布设应符合 GB/T 50363 和 GB/T 50085 中的相关规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pdf文档 DB1304-T 407-2022 矿山废弃地覆绿技术规程 邯郸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4-T 407-2022 矿山废弃地覆绿技术规程 邯郸市 第 1 页 DB1304-T 407-2022 矿山废弃地覆绿技术规程 邯郸市 第 2 页 DB1304-T 407-2022 矿山废弃地覆绿技术规程 邯郸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30 17:30:0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