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 05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 5305/ T 97— 2022 木薯套种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2022 - 12 - 01发布 2023 - 01 - 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5/T 97—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 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隆阳区西邑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光华、严 炜、宋记明、李月仙、段春芳、刘 倩、张林辉、肖明昆、姜太玲、 沈正松、周迎春、刘学锦、熊贤坤、沈绍斌、孔维艺。 DB5305/T 97—2022 1 木薯套种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木薯套种菜豆生产的术语和定义、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 虫害防治、收获等。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内木薯套种菜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356 木薯 种茎 NY/T 2046 木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NY 2619 瓜菜作物种子 豆类(菜豆、长豇豆、豌豆) DB5305/T 89 保山市无筋豆和四季豆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蔓生型 菜豆具有藤蔓,茎、枝细长且攀附他物生长,呈强度缠绕。 3.2 套种 在某种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另外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4 选地与整地 4.1 选地 4.1.1 气候条件 一年中有 250 d以上无霜期,年平均温度 18℃以上,海拔 1 200 m 以下的低热区。 4.1.2 土壤条件 宜选用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透气性较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5.0 ~7.0,坡度≤25 ° 的耕地。 DB5305/T 97—2022 2 4.2 整地 4.2.1 木薯 种植前进行深翻耕、曝晒,耕作深度30 cm ~40 cm,曝晒天数≥15 d 。根据木薯生长所需营养元素 及土壤养分状况一次性撒施全生长期所需肥料,每667 m2 4.2.2 菜豆 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 、尿素10 kg~15 kg、 过磷酸钙20 kg~25 kg 、硫酸钾12 kg~ 15 kg混合均匀撒入地表,随即翻耕入土,细碎土块,清除杂物。 按照种植规格,每隔100 cm起垄盖膜,垄宽100 cm 、高10 cm~15 cm,垄面上平铺宽100 cm 、厚0.012 mm ~ 0.02 mm的黑色塑料膜或银色双色膜,四周用土块压紧。 种植前对套种行清理杂物。每667 m2 5 品种选择 撒施腐熟的农家肥1 000 kg ~1 500 kg 或商品生物有机肥200 kg~500 kg、复合肥(15 -15-15)20 kg~25 kg、缺中微量元素地块施相应中微量元素肥料1 kg~ 2 kg, 翻耕打碎土壤,按穴距打穴。 5.1 木薯 选用直立型、结薯集中、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通过审定或登记的木薯品种。 5.2 菜豆 选用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蔓生型品种。 6 种植方法 6.1 种植规格 木薯种植株行距为(80 ~90)cm×100 cm,每667 m2种植740~ 834株;菜豆种植穴行距为(40 ~45) cm×60 cm,每穴种植两株,每667 m2 6.2 木薯 种植1 235~ 1 390株。木薯套种菜豆种植规格示意图见附录A 。 6.2.1 种茎选择 应符合NY/T 356 的规定。 6.2.2 种茎处理 将种茎砍成每段20 cm~ 25 cm,在种茎下部两个芽眼之间斜切,切口倾斜度为30°~ 45°,切口长 3 cm~5 cm。 播种前, 用40 %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 500 倍液和5.7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 000 倍液混合液浸泡种茎5 min~ 10 min。 6.2.3 用种量 每667 m2 6.2.4 种植时期 用种量为75 kg ~100 kg。 DB5305/T 97—2022 3 3~4月,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种植。 6.2.5 种植方式 按种植株行距斜插种植,将种茎以45 °角沿地膜两侧边缘斜插于畦内,留2 ~3个芽眼朝外,露土≤ 5.0 cm。 6.3 菜豆 6.3.1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应符合NY 2619的规定。 6.3.2 种子处理 按照DB5305/T 89中 5.3.2的要求执行。 6.3.3 用种量 每667 m2 6.3.4 种植时期 用种量为2.5 kg ~4 kg。 10月中、下旬,木薯中下部叶片大量脱落即可种植。 6.3.5 种植方式 沿种植行覆盖宽60 cm 、厚0.012 mm ~0.02 mm 的黑色塑料膜,周边用泥土压实。 7 田间管理 7.1 木薯田间管理 7.1.1 补苗 植后20 d ,苗高10 cm时用斜插法进行补苗。 7.1.2 间苗 在苗高15 cm~20 cm 时间苗,拔除弱苗、病苗,每穴留1 ~2株壮苗。 7.1.3 中耕除草 植后30 d~40 d,苗高15 cm~20 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植后 60 d~70 d,进行第二次中 耕除草。 7.2 菜豆田间管理 7.2.1 破膜放苗 出苗后引苗出膜,用土封口。 7.2.2 间苗补苗 三叶期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2 株。 DB5305/T 97—2022 4 7.2.3 引蔓上架 穴播,穴内浇透水,每穴播2 ~3粒种子,盖土2 cm ~3 cm,植株长至45 cm~ 50 cm,引蔓上木薯茎 秆,用绳固定,待豆蔓长至2 m时打尖封顶。 7.2.4 水肥管理 开花结荚前适当控水;幼荚伸出后,保持田间湿润。开花期,喷施1 次钼肥和硼肥;盛花期,每667 m2追施普通过磷酸钙2 kg ,硫酸钾2.7 kg;采收期,每采收1 次后,每 667 m2 8 病虫害防治 追施复合肥(水溶15 -15-15) 3 kg,兑水 300倍液浇施。 8.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地应用化学药 剂统一防治。所用药剂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8.2 木薯 按照NY/T 2046 的要求执行。 8.3 菜豆 按照DB5305/T 89中 5.9的要求执行。 9 收获 9.1 菜豆 菜豆开花后10 d ~15 d,荚果基本长成,豆粒略显,荚壁未硬化,即可采收嫩荚,每隔2 d~4 d 采收1次,到翌年2 月初基本采收完成。施用农药的田块,在农药安全间隔期之后采收。 9.2 木薯 菜豆采收完成,立即采收木薯或宿根处理。

pdf文档 DB5305-T 97-2022 木薯套种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97-2022 木薯套种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97-2022 木薯套种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97-2022 木薯套种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9 17:30: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