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50.30
H 62 ZZB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T/ZZB 0466—2018
高精度易切削黄铜棒
High precision free -cutting brass rod and ba r
2018 - 08 - 24发布 2018 - 09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ZHEJIANG MADET/ZZB 0466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 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 宁波金田铜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排名不分先后)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淑梅、宋卡迪、周山山、杨东超、郎滨、王永欢、施利霞、黄腾、郑冰芳。
本标准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ZHEJIANG MADET/ZZB 0466 —2018
1 高精度易切削黄铜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精度易切削黄铜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订货单(或合同)内容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或对边距3 mm~16 mm的圆形、 矩 (方) 形、 六角形易切削黄铜棒 (以下简称棒材)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GB/T 231.1 —2009,ISO 6506 -1:2005,
MOD)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 B/T
2828.1— 2012,ISO 2859-1:1999,IDT)
GB/T 4340.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4340.1 —2009,ISO 6507 -1:
2005,MOD)
GB/T 5121 (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5231 —2012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 10567.2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氨熏试验法
GB/T 26303.2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第2部分:棒、线、型材
GB/T 26306—2010 易切削铜合金棒
GB/T 2909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代号表示方法
GB/T 29094 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
GB/T 3450 5—2017 铜及铜合金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YS/T 336 铜、镍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口检验法
YS/T 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 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ZHEJIANG MADET/ZZB 0466 —2018
2 高精度 high precision
与现行GB/T 26306— 2010的高精级比较,棒材直径(或对边距)精度提高25%以上,直度提高33%
以上。
4 产品分类
4.1 产品的代号、牌号、状态、规格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棒材的代号、牌号、状态、规格
代号 牌号 状态 直径(或对边距)/mm 长度/mm
C36000 HPb62-3 H02
H04
3~16 直径(或对边距)3~9
1500~3000
直径(或对边距)>9~16
2000~4000 T38100 HPb59-1 H02 H04
T38300 HPb59-3 H02 H04
T38310 HPb58-3 H02 H04
CW612N CuZn39Pb2 R360 H070 R410 H100
CW614N CW617N CuZn39Pb3
CuZn40Pb2 R360
H090 R430 H110
C3601 - 1/2H
H
C3602 - F
C3604 - F
C3771 - F
4.2 产品标记
a)圆形 b)正方形 c)矩形 d)正六角形
图1 棒材截面形状示意图
ZHEJIANG MADET/ZZB 0466 —2018
3 产品截面形状如图1 所示。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状态、精度等级和规格的顺序表示。
标记示例如下:
示例1:用 HPb58-3制造的、状态为 H02、高精Ⅱ级、对边距为 8 mm、长度为 2500 mm的方形棒标记为:易切削黄铜
方形棒T/ZZB 0466—2018-HPb58-3HO2 高Ⅱ-a8×2500。
示例2:用 HPb59-1制造的、状态为 H02、高精Ⅱ级、长边为 8 mm、短边为 4 mm、长度为 2500 mm的矩形棒标记为:
易切削黄铜矩形棒 T/ZZB 0466—2018-HPb59-1HO2 高Ⅱ-8×4×2500。
示例3:用 HPb62-3 制造的、状态为 H04、高精Ⅰ级、对边距为 8 mm、长度为 3000 mm 的六角形棒标记为:易切削
黄铜六角形棒 T/ZZB 0466—2018-HPb62-3HO4 高Ⅰ-s8×3000,
示例4:用 CW617N制造的、状态为 H04、高精Ⅰ级、直径为 4 mm、长度为 3800 mm的圆棒标记为:易切削黄铜圆棒
T/ZZB 0466—2018-CW617NHO4 高Ⅰ-Φ4×3800。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
应具备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产品技术指标分析的能力,能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5.2 过程工艺控制
5.2.1 对切削合金机加工产生的屑料和废杂铜等进行检测、分炼、预处理后回收利用。
5.2.2 具备精炼、铸锭、挤压、拉伸、退火、清洗、拉拔、精整的连续化生产工艺。
5.2.3 采用机械手自动操作搬运、堆垛铸锭。铸锭生产配置 4级布袋除尘设备。
5.2.4 使用环保清洗液进行棒材退火后的清洗。
5.2.5 具备产品的全过程数据库和查询系统。
5.3 检验检测能力
5.3.1 具备对原材料的废杂铜放射性、屑料杂质等检测能力。
5.3.2 具备本标准中规定的所有出厂检验项目的检测分析能力。
6 技术要求
6.1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2的要求。
表2 化学成分
牌号/代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u Pb Fe Sn Ni Zn 其它
HPb62-3 60.0~63.0 2.5~3.7 ≤0.35 — — 余量 杂质总和≤0.85
HPb59-1 57.0~60.0 0.8~1.9 ≤0.5 — — 余量 杂质总和≤1.0
HPb59-3 57.5~59.5 2.0~3.0 ≤0.50 — — 余量 杂质总和≤1.2
HPb58-3 57.5~59.0 2.5~3.5 ≤0.5 ≤0.5 余量 Fe+Sn≤1.0
CW612N 59.0~60.0 1.6~2.5 ≤0.3 ≤0.3 ≤0.3 余量 其他杂质≤0.2
ZHEJIANG MADET/ZZB 0466 —2018
4 表2 化学成分 (续)
牌号/代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u Pb Fe Sn Ni Zn 其它
CW614N 57.0~59.0 2.5~3.5 ≤0.3 ≤0.3 ≤0.3 余量 其他杂质≤0.2
CW617N 57.0~59.0 1.6~2.5 ≤0.3 ≤0.3 ≤0.3 余量 其他杂质≤0.2
C3601 59.0~61.0 1.8~3.0 ≤0.30 — — 余量 Fe+Sn≤0.50
C3602 59.0~61.0 1.8~3.0 ≤0.50 — — 余量 Fe+Sn≤1.0
C3604 57.0~59.0 1.8~3.7 ≤0.50 — — 余量 Fe+Sn≤1.0
C3771 57.0~61.0 1.0~2.5 — — — 余量 Fe+Sn≤1.0
注1:其他杂质包括Al、Si、Mn、Cr、Cd、As、Sb等元素。
注2:表中用“ 余量”表示的元素含量为100%减去表中所列元素实测值所得。
6.2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6.2.1 棒材直径(或对边距)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3 棒材的直径(或对边距)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直径(或对边距) 圆形 正六角形 正方形、矩形
高精I级 高精II级 高精I级 高精II级 高精I级 高精II级
3~6 ±0.010 ±0.015 ±0.015 ±0.025 ±0.025 ±0.040
>6~12 ±0.010 ±0.015 ±0.015 ±0.025 ±0.025 ±0.040
>12~16 ±0.015 ±0.020 ±0.025 ±0.030 ±0.030 ±0.050
注:采用单向偏差时,偏差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两倍。
6.2.2 棒材的圆度应不大于直径允许偏差的一半。
6.2.3 棒材的定尺或倍尺
T-ZZB 0466—2018 高精度易切削黄铜棒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3: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