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20.10
Q 25 ZZB
浙江制造团体 标准
T/ZZB 0554—2018
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
Reinforced nanoporous aerogel product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2018 - 09 - 28发布 2018 - 10 - 3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ZHEJIANG MADET/ZZB 0554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类和标记 ........................................................................ 1
5 基本要求 .......................................................................... 2
6 技术要求 .......................................................................... 3
7 试验方法 .......................................................................... 5
8 检验规则 .......................................................................... 7
9 标志 .............................................................................. 9
10 包装、运输及贮存 ................................................................. 9
11 质量承诺 .........................................................................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正硅酸乙酯纯度试验方法 ......................................... 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六甲基二硅氮烷纯度试验方法 ..................................... 11
ZHEJIANG MADET/ZZB 0554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纳诺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利明、王晓东、姜法兴、宋亮、余盛锦 、张洪彪、李虎、朱镇祥、杜锡勇、
孙昱蒙。
本标准由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负责解释。
ZHEJIANG MADET/ZZB 0554 —2018
1 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简称 “气凝胶制品”) 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基
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及建筑用纳米孔二氧化硅基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 其他类型的气凝胶制品也可参
考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132 绝热材料及其术语
GB/T 5480 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9722 —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B/T 10295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
GB/T 10299 绝热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
GB/T 11835—2016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GB/T 13480 建筑用绝热制品 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 17393 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
GB/T 17911—2006 耐火材料 陶瓷纤维制品试验方法 GB/T 34336—2017 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
3 术语和定义
GB/T 4132 、GB/T 5480 和GB/T 34336—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产品按产品形态分为:毡、板和异形制品。
4.1.2 产品按分类温度分为以下四类:
a) Ⅰ型,分类温度 200 ℃;
b) Ⅱ型,分类温度 450 ℃;
ZHEJIANG MADET/ZZB 0554 —2018
2 c) Ⅲ型,分类温度 650 ℃;
d) Ⅳ型,由厂家标称分类温度,大于 650 ℃。
4.1.3 产品按导热系数分为 A类、S类。
4.2 标记
4.2.1 产品标记由:产品名称、产品技术特征和本标准号三部分组成。
4.2.2 产品技术特征包括:
a) 分类温度类型:Ⅰ、Ⅱ、Ⅲ、Ⅳ,其中Ⅳ型后应列出具体分类温度,单位为 ℃;
b) 导热系数类型:A 、S;
c) 标称体积密度,单位为 kg/m3;
d) 标称尺寸:长度×宽度×厚度,单位为 mm;
e) 标称燃烧性能等级,依据 GB 8624—2012的规定;
f) 其他标记,放在燃烧等级后,如憎水型等。
4.2.3 异形产品技术特征由供需双方协商。
示例1:标称体积密度为 220 kg/m3、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 15 000 mm、1 500 mm、10 mm,燃烧等级为 A(A2)的
Ⅲ型S类憎水型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毡标记为:气凝胶毡Ⅲ S 220-15 000×1 500×10 A(A2) 憎水型 T/ZZB 0554
—2018。
示例2:标称体积密度为 320 kg/m3、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 1 200 mm、600 mm、20 mm,燃烧等级为 A(A2)级,
分类温度为 1 000 ℃的Ⅳ型 A类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板标记为:气凝胶板Ⅳ 1 000A 320-1 200×600 ×20 A(A2) T/ZZB
0554—2018。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和研发能力
应具备导热系数、使用温度和体积密度等产品性能方面的设计和研发能力。
5.2 原材料
5.2.1 正硅酸乙酯纯度应不小于 99%,六甲基二硅氮烷纯度应不小于 99%。
5.2.2 不应使用列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目录》的产品作为原材料。
5.3 工艺及制造装备
5.3.1 应配备与生产能力匹配的涂布机、 干燥釜和改性釜等生产设备, 且应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 )
自动控制系统,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5.3.2 应配备溶剂回收处理系统,具备溶剂回收套用能力。
5.3.3 应配备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具备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能力。
5.4 检测能力
5.4.1 应配备常温及高温导热系数测试仪、氧弹量热仪、不燃性测试仪、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和气相
色谱仪等检测仪器。 5.4.2 应具备常温及高温导热系数、燃烧热值、不燃性、抗压及抗拉强度、正硅酸乙酯和六甲基二硅
氮烷纯度等项目检测能力。
ZHEJIANG MADET/ZZB 0554 —2018
3 6 技术要求
6.1 通用要求
6.1.1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的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气凝胶制品的导热系数要求
6.1.2 燃烧性能等级
应符合标称的GB 8624 —2012规定的燃烧性能等级的要求,且不得低于A(A2) 级。
6.1.3 加热永久线变化
Ⅰ型、Ⅱ型、Ⅲ型应不小于- 2.0%,Ⅳ型应不小于- 5.0%。
6.1.4 振动质量损失率
应不大于1.0%。
6.2 毡
6.2.1 外观
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迹、破损。
6.2.2 尺寸及允许偏差
毡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毡的尺寸及允许偏差
项目 规格 允许偏差
长度 — 不允
T-ZZB 0554—2018 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3: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