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3.140
T 84
T/ZZB 1618 —2020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
Rear views mirrors for motorcycles and mopeds
2020 - 06 - 30发布 2020 - 07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618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技术要求 .......................................................................... 2
6 试验方法 .......................................................................... 3
7 检验规则 .......................................................................... 3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4
9 质量承诺 .......................................................................... 4
T/ZZB 1618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兆翔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排名 不分先后)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科技学院、温州京兆机车部件
有限公司、温州江硕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宇润车业部件有限公司、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光娒、万娟秀、吴刚、张家智、吴锚、蒋汉柳、秦敬毅、徐象胜、戴乃春、
丁晓荣。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陈璋。
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
T/ZZB 1618 —2020
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 不适用于车身部分封闭或全部封闭驾驶员的摩托车后视
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359.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
GB 17352—2010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GB/T 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QC/T 531—2001 汽车后视镜
3 术语和定义
GB/T 5359.1、GB 17352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采用三维建模设计,对设计的产品3D 打印,进行先试装再开发,对开发样件进行首件试样,评审分
析。
4.2 原材料
4.2.1 内碗、弹簧、防松螺母采用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应不低于 GB/T 20878—2007 中06Cr19Ni10 的
规定。
4.2.2 外壳选用 PP材料的情况下,在做破坏性实验扭曲 60度的情况下不会变形和破裂;选用 ABS台
化料的情况下,外壳在温度 90 ℃-110 ℃的情况不会出现变形和收缩。
4.2.3 镜片选材应选用真空镀膜的精密涂布多膜层厚度的镜片, 镜片背面应贴有 M3的防爆膜双面胶。
4.3 工艺装备
4.3.1 应对镜杆采用电镀工艺。
4.3.2 装配过程对烘箱温度波动控制在±5 ℃以内。
4.3.3 采用微电脑控制铣切一体的自动化镜片裁剪机。
T/ZZB 1618 —2020
2 4.4 检验检测
应具备抗撞击和弯曲性能、耐高低温性、耐候性的检测能力。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要求
5.1.1 镜面上不得有变形、模糊、条纹、气泡、伤痕、裂纹、夹杂等缺陷。
5.1.2 橡胶件不应有破损、裂缝等缺陷。
5.1.3 塑料件不应有明显褪色、裂纹、伤痕、变形等缺陷。
5.1.4 镜杆表面不能有气泡、坏点、裂痕。
5.2 一般要求
符合GB 17352—2010 中的4.1规定。
5.3 尺寸
符合GB 17352—2010 中的4.2规定。
5.4 反射面和反射率
5.4.1 后视镜的反射面应为球状凸面镜。
5.4.2 曲率半径之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各基本曲率半径 ri或ri′值与rp值之差应不大于 0.09 r;
b) 任意点的 rp值与r值之差应不大于 0.12 r。
5.4.3 “r”值应不小于 1 000 mm,且不大于 1 500 mm。
5.4.4 按GB 17352 —2010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的标态反射率数值不 应低于70%。后视镜有两个工作
位置(白天和夜间)时,处于白天位置应能正确辨认道路交通的彩色信号,处于夜间位置的反射率数值
不应低于 7%。
5.4.5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即使在不利天气条件下长期暴露在外,后视镜反射面应仍能满足 5.4.4中
规定的反射率数值。
5.5 抗撞击和弯曲性能
5.5.1 撞击试验时,摆锤在撞击后视镜后应能在其释放轨迹所在的平面内继续摆动 40°以上。
5.5.2 经撞击试验和弯曲试验,后视镜的反射面不应破碎。但如属下述两种情况之一也视同符合要求:
a) 玻璃碎片仍然粘在保护壳体上,或粘在与保护壳体牢固相连的物体上。玻璃可局部脱离上述部位,但破裂处任何一个边的边长不应超过 2.4
mm。在撞击点上,小碎片可脫离上述部位。
b) 反射面用安全玻璃制成。
5.6 耐湿性
按QC/T 531—2001 中5.5的规定检测时,零部件应无异常。试验后的镜面反射率应为试验前镜面反
射率的85 %以上。
5.7 耐高低温性
按QC/T 531 —2001中 5.6的规定检测时,各零部件不得产生变形、裂纹、脱落,以及其他有害变化。
T/ZZB 1618 —2020
3 5.8 耐候性
按QC/T 531 —2001中 5.7的规定检测时,不得产生镜面模糊、老化,其他零部件不得产生明显褪色、
裂纹、变形等缺陷。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自然光下,距肉眼500 mm处,从45°方向目视检验。
6.2 一般要求
曲率半径测定按 GB 17352—2010 附录A的规定进行。
6.3 尺寸
后视镜尺寸用合适的方法测量。
6.4 反射面曲率半径和反射率
反射面曲率半径测定按GB 17352 —2010附录 A规定的方法进行,反射率测定按 GB 17352—2010附录 C
规定的方法进行。
6.5 抗撞击和弯曲性能
按GB 17352-2010附录 B规定的方法进行。
6.6 耐湿性
按QC/T 531—2001中 5.5规定的方法进行。
6.7 耐高低温性
按QC/T 531—2001中 5.6规定的方法进行。
6.8 耐候性
按QC/T 531—2001中 5.7规定的方法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后视镜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7.2.1 所有产品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质量合格证。
7.2.2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1。
T-ZZB 1618—2020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51: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