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9.040.10
Y11
团体标准
T/NSZX 003—2020
高精度机械手表
High precision mechanical watches
2020 - 08 - 17发布 2020 - 08 - 17实施
深圳市南山区质量技术 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SZX 003—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飞亚达精密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提出。
本文件由深圳市 南山区质量技术协会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飞亚达精密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天王电子 (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雷诺表业 有
限公司和深圳市泰坦时钟表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鲍贤勇、王岩民、张娜、李育忠、罗素云、张云、刘宏、张克来、杜海荣、何
光先。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SZX 003—2020
1 高精度机械手表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精度机械手表(以下简称“手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叉瓦式擒纵调速器的高精度机械手表,相应的手表机心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 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028 计时仪器的检验位置标记( GB/T 4028 —1994,ISO 3158 :1976,IDT)
GB/T 4032 —2013 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ISO 3159 :2009,IDT)
GB/T 9820.2 计时学术语 第2部分:技术和商业用定义( GB/T 9820.2 —2008,ISO 6426 -2:2002,
IDT)
GB/T 30106 钟表 防水手表( GB/T 30106 —2013,ISO 22810 :2010,IDT)
QB/T 1249 机械手表
SZDB /Z 262—2017 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手表外观件中有害物质限量及 测定
SSC A17- 001:2017 深圳标准认证实施规则 —机械手表
3 术语和定义
GB/T 9820.2 和GB/T 4032 —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精度机械手表 high precision mechanical watches
被调整成在不同位置和使用条件下均精确运走,满足本标准第 5章规定的技术要求的机械手表 。
4 产品分类
手表按机心装配直径或机心装配面 积分为两类(见表 1)。
表1 手表分类
分类 机心装配直径
mm 机心面积
mm2
Ⅰ型 >20 >314
Ⅱ型 ≤20 ≤31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SZX 003—2020
2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性能
5.1.1 使用可靠性
5.1.1.1 手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停走,机心在表壳组件中应稳固,手表的零部组件不应自行脱落。
5.1.1.2 手表在延续走时期间实走误差不应超过 12 min;在 24 h时段内走时误差不应超过 2 min。
5.1.1.3 手表时针和时符中心重合时,分针偏离 “12”时符中心的角度不应大于 90°。
5.1.1.4 手表的上条机构和拨针系应工作可靠。
5.1.1.5 带有附加日历机构手表的换历可靠性, 或带有附加时段计时机构手表 的时段计时机构可靠性,
应符合 QB/T 1249 的相关要求。
5.1.2 走时质量
在6.1.1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手表基本 的走时质量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2 走时质量 项目及指标
项目 指标
Ⅰ型 Ⅱ型
面上实走日差 M/(s/d) -5~+20 -10~+35
瞬时日差 mto/(s/d) 测试位置a CH、3H、6H、9H
-15~+30 -20~+40
延续走时 /h 手上条 ≥45 ≥40
自动上条 ≥42 ≥38
6H摆幅Φt24/(° ) 手上条 ≥180
a手表的测试位置表示方法应符合 GB/T 402 8的规定。
5.1.3 防水性能
手表的防水性能 应符合 GB/T 30106 中规定的 3 bar或以上防水性能 要求。
5.1.4 时分针协调差
当时针与时符中心重合时,分针偏离 “12”时符中心的角度应在 -18°~18°之间。
5.1.5 其他基本性能
手表的其他基本性能,如防震性能、防磁性能、外观、止秒功能、附件抗外力性能、能量指示、日
历机构、时段计时机构、镀金层、表壳体及其附件的覆盖层性能等其他基本性能应符合 QB/T 1249 的相
关要求。
5.2 16天实走测试
手表 16天实走测试 的最低要求按表 3的规定,各项判定指标的定义详见 GB/T 403 2—2013第5章。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SZX 003—2020
3 表3 16天实走测试 项目及指标
判定指标 指标
Ⅰ型 Ⅱ型
平均日差
M /(s/d) -5~+20 -10~+25
平均日变差
V /(s/d) 5 10
最大日变差 Vmax/(s/d) 10 15
平立位差 D/(s/d) ±15 ±20
最大日偏差 P/(s/d) 15 20
温度系数 C/[s/(d·℃)] ±0.6 ±0.7
复原差 R/(s/d) ±5 ±10
注:指标要求为绝对极限值,且计算结果不必修约。
5.3 手表外观件 的有害物质 限量
手表外观件 的有害物质 限量应符合 SZDB /Z 262—2017的规定。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环境
除有特殊要求外,试验的环境温度为 18℃~25℃,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温度波动不应大于 2℃,相对
湿度不大于 70%。
6.1.2 仪器设备
试验用仪器设备分辨率及最大允许误差 见表 4,其他设备按 QB/T 1249 的相关规定。
表4 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设备 分辨率 最大允许误差
日差测试仪 0.1 s/d ± 1 s/d
标准时计 0.5 s ± 0.5 s/d
恒温恒湿箱 1 ℃,相对湿度 1% ±1℃,相对湿度 ± 3%
超压防水设备压力表 0.5 bar 2.5级
双向自动 上条机 摆动频率( 18± 0.5)次 /min,摆动幅角 330°~360°
单向自动 上条机 转动频率(30± 1)r/min
6.2 预处理
如无特殊说明,手表在实走前应上满发条, 可用下列 1)或 2)的方式进行上条:
1)手上条或用模拟手上条机上条,手表柄头旋转速度不大于 100 r/min ,确保有效上条。
2)自动上条 ,手表用双向自动 上条机或单向自动 上条机上条 ,上条时间应根据机心结构、上条机
性能在综合性测 试后确定。
6.3 基本性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SZX 003—2020
4 6.3.1 使用可靠性
6.3.1.1 在手表走时质量试验期间检查手表运走情况。
6.3.1.2 用标准时计比对手表,在延续走时期间检查手表运走情况。
6.3.1.3 将时针分别与 “3”、“6”、“ 9”、“ 12”时符中心位置重合,检查分针偏离 “12”时符中心
位置的角度。
注:可用分度线为参照物,无分刻度线的可借助光学测量仪器加以确定。
6.3.1.4 对手表上条并推拉和转动柄头进行拨针,检查手表的上条机构和拨针系。
6.3.1.5 手表附加日历机构或附加时段计时机构的可靠性按 QB/T 1249 的相关方法试验。
6.3.2 走时质量
手表基本 的走时质量按 QB/T 1249 的相关方法试验。
6.3.3 防水性能
手表防水性能按 GB/T 30106 的方法试验。
6.3.4 时分针协调差
按6.3.1.3规定的方法对手表进行检查。
6.3.5 其他基本性能
手表的防震性能、防磁性能、外观、止秒功能、附件抗外力性能、能量指示、日历机构、时段计时
机构、镀金层、表壳体及其附件的覆盖层性能等其他 基本性能,按 QB/T 1249 的相关方法试验。
6.4 16天实走测试
手表 16天实走测试 的程序、位置和温度见表 5的规定。
注:一般情况下,手表的上条周期为 24 h。推荐采 用6.2预处理中的手上条或模拟手上条方式进行补条。
表5 16天实走测试 程序
测试天数
d 测试位置 测试温度a
℃ Ei
s Mi
s/d
0 6H 23
1 6H 23 M1
2 6H 23 M2
3 3H 23 M3
4 3H 23 M4
5 9H 23 M5
6 9H 23 M6
7 FH 23 M7
8 FH 23 M8
9 CH 23 M9
10b CH 23 M10
11 CH 8 M11 E0
E1
E2
E3
E4
E10 E5
E6
E7
E8
E11 E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NSZX 0
T-NSZX 003—2020 高精度机械手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43: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