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77.160 YS CCS H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422. 2-XXXX 代替YS/T422.2-2000 碳化铬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总碳含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hromium carbide- Part2: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arbon content- The gas-volumetric method and high frequency combustion-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报批稿) 202×-× ×-× ×发布 202×-X ×-×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S/T 422.2-XXXX 引言 碳化铬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高熔点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抗氧化性能 以碳化铬为基体的金属陶瓷在高温下有极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常用作硬质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及其他 耐磨、耐腐蚀元件的原料。 本文件在原标准YS/T422-2000的基础上修改并完善碳化铬化学分析方法,由五部分组成。 -第1部分:铬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第2部分:总碳含量的测定气体容量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3部分:铁含量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游离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本文件对原标准的测定范围、试验操作的技术细节、精密度数据进行修改或补充,进一步规范了碳 化铬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同时文体现了行业内碳化铬化学成分分析的技术水平,具有先进性、可操作 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完善碳化铬产业链,提升碳化铬生产能力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YS/T 422.2-XXXX 碳化铬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总碳含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碳化铬粉未中总碳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一为气体容量法,方法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本文件适用于碳化铬粉末中总碳含量的测定。方法一与方法二的测定范围:5.00%~30.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7433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基础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743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一气体容量法 4.1原理 试料在高温下通氧气与助熔剂一起燃烧,碳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被氧气载入量气瓶中,以氢 氧化钾吸收,吸收前后体积之差即为二氧化碳的体积,再根据温度、大气压力计算出碳的含量。 4.2试剂和材料 4. 2. 1 氧气:体积分数不小于99.0%。 4. 2. 2 流量计:0L/min~1.5L/min。 4. 2.3 干燥塔:上层装碱石棉,下层装无水氯化钙,中间放玻璃棉,顶部和底部铺一层玻璃棉。 4. 2.4 水准瓶:内装硫酸溶液(于1000mL蒸馏水中加1mL浓硫酸,加数滴1g/L的甲基橙溶液,使 之呈红色)。 4. 2. 5 吸收器:内装400g/L氢氧化钾溶液。 4. 2. 6 瓷舟:使用前应在800℃~900℃的马弗炉中灼烧3h-4h,冷却后存于干燥器内备用。 4. 2.7 气压计。 4. 2.8 助熔剂:铜粉或氧化铜粉。 4. 2. 9 标准样品:选择与试样成分、含量相近的有证系列标准样品或其他适用标准样品。

.pdf文档 YS-T 422.2-2024 碳化铬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 总碳含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S-T 422.2-2024 碳化铬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 总碳含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 1 页 YS-T 422.2-2024 碳化铬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 总碳含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 2 页 YS-T 422.2-2024 碳化铬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 总碳含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3-30 13:02: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