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1.040.01
A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076.1—2014
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
第1部分:古籍
ProfessionalstandardsforPre-modernChinesebooksandspecialcollections—
Part1:Pre-1912Chinesebooks
2014-12-22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GB/T31076《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古籍;
———第2部分:简帛古籍;
———第3部分:敦煌遗书;
———第4部分:佛教古籍;
———第5部分:碑帖拓本;
———第6部分:古地图。
本部分为GB/T3107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图
书馆、首都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致忠、李国庆、张志清、陈红彦、陈先行、吴格、沈乃文、徐忆农、刘乃英、童正伦、
王清源、唐桂艳、杨居让、韦力、鲍国强、程有庆、赵前。
ⅠGB/T31076.1—2014
引 言
本部分是《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系列标准中的主体,现存汉文古籍的主体,因其书写、刷印时代
不同,具有不同的文物价值;因其内容差异,具有不同的学术资料价值;因其写、印技艺不同,具有不同的
艺术价值。研究古籍传本的这些特征与异同,鉴别其版本的真伪与优劣,进而确定其级别等次,对古籍
整理与保护十分必要。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
例》中有关善本古籍藏品定级的相关精神,结合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提出的鉴别古籍善本的“三性
原则”,以及列举的九项“善本收录条件”(习称“三性九条”),考虑中国古籍存藏现状,特制定本部分。
ⅡGB/T31076.1—2014
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
第1部分:古籍
1 范围
GB/T31076的本部分规定了古籍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古籍的级别和等次。
本部分适用于普通形制古籍的定级;不适用于其他特殊藏品,如简帛古籍、敦煌遗书、佛教古籍、碑
帖拓本、古地图及域外刻本等的定级。供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在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
工作中使用,也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单位参考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古籍 Pre-1912Chinesebooks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印制于1912年以前又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注:本部分古籍指简帛古籍、敦煌遗书、佛教古籍、碑帖拓本及古地图等特殊类型藏品之外的习见的普通形制的
古籍。
2.2
版本 edition
使用雕版、活字排版以及其他方式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
注:版本学中的版本通常包括抄写的各种传本。
2.3
版本类型 typesofeditions
使用不同写印技术制作而成的各类型版本的总称。
2.3.1
刻本 block-printedition
雕版印制书籍的统称。包括捺印和刷印等形式,主要指雕刻木板以成阳文反字或图像版片,经敷墨
覆纸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
2.3.1.1
影刻本 facsimileeditionusingblockstracedfromtheoriginal
依据某一底本覆纸影摹其图文及版式,再行雕刻木版,经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
2.3.2
朱印本 editionprintedinred
在雕版上敷以红色,经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
2.3.3
蓝印本 editionprintedinblue
在雕版上敷以蓝色,经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
2.3.4
套印本 editionprintedinmultiplecolors(eithersimultaneouslyorseparately)
套色或套版刷印的古籍传本。早期为同版分色刷印,元代以后发展为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1GB/T31076.1—2014
GB-T 31076.1-2014 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 第1部分 古籍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19 13:15: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