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
S
备案号:
19538-
2006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6
3
/
5
9
3
—
2
0
0
6
微孔
草北微
1
号
2
0
0
6
-
0
9
-
0
7
发布
2
0
0
6
-
1
0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3/
593
—
2006
I
前
言
本标准的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研所、
青
海省农科院作物所、
海
北州种子站、
海
北州农技
推
广中心、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庭贤、安海梅、闫殿海、马晓岗、马生耀、白尼玛、仁青吉、王志远。
D
B
63/
593
—
2006
1
微孔草北微
1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孔草北微
1
号的生物学特性、
植
物学形态特征、
经
济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生
产
能
力和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
教
学、
农
技推广、
生
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
繁
殖
、
推广、检验、收购和销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1996
年从海北州刚察县和门源县采集微孔草野生居群,通过驯化
系统选育而成
,
原代号
01
—
13
(
02
)
,
紫草科微孔草属
Microula
sikkimensi
(C.b.Clarke)Hemsl
cv.beiwei
NO
1
。
2005
年
12
月
9
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
北
微
1
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215
号。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幼
苗
直
立
,
子叶
心
脏
形
。
植株
整
齐
,
株型
多
扇
型
,
株高
49.50
厘米
±
5.37
厘
米
。
主茎
粗
0.58
厘米
±
0.06
厘米,
苔茎淡紫或淡绿,
茎
有开展短刚毛;
叶色黄绿,
叶型匙形或匙状倒披针形,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
有
柄,叶脉绿色,叶两面有短糙毛;分枝习性为下生分枝型,单株分枝数
17.00
个
±
3.00
个。
2.2.2
花序性状
无限花序。
花冠中等,
花蓝色,
花瓣平展,
球拍状,
花瓣为侧叠着生状态,
花序基部或下部苞片
长
0.60
厘米
-1.50
厘米,
花萼
5
深裂,
裂片条状披针形,
花
有短梗,
花序短
,
有
6
朵
-12
朵花密集对生,
雄蕊
5
枚
,
内藏,子房
4
分裂。
2.2.3
块根形状
圆球形或锥形,颜色褐色。
2.2.4
种子性状
籽粒卵形,褐色,表皮正面有瘤状突起
,
有短毛或无毛
,
背面有环状突起,休眠期较长。
2.2.5
经济性状
单株粒重
10.05
克
±
7.10
克
,
千粒重
1.50
克
±
0.27
克
,
经济系数
0.16,
含油率
40.00%,
其中
γ
-
亚麻酸
占
4.90%,
α
-
亚麻酸占
19.80%
,二十碳稀酸
12.30%
,油酸
33.70%
,亚油酸
22.90%
。
2.2.6
属性及生育期
春性、两年生,早熟。
2.2.6.1
种子播种
在海北州播种至出苗
58
天
±
4
天,
期
间
≥
0
℃
积温
371
℃±
3.7
℃
,
出
苗至抽苔期
69
天
±
7
天,
期
间
≥
0
℃
积温
966
℃±
7.5
℃
,全生育期
126
天
±
7
天,期间
≥
0
℃
积温
1337
℃±
10.40
℃
。
2.2.6.2
块根播种
在海北州播种至出苗
40
天
±
5
天,
期
间
≥
0
℃
积温
152.5
℃±
5.25
℃
,
出
苗至抽苔期
24
天
±
3
天,
期
间
≥
0
℃
积温
326.2
℃±
9.03
℃
,现蕾至抽薹期
13
天
±
4
天,期间
≥
0
℃
积温
194.8
℃±
6.70
℃
。抽苔至初花
期
8
天
±
5
天
,
期间
≥
0
℃
积温
119.6
℃±
5.27
℃
,
。
初花
至
盛
花
期
7
天
±
4
天
,
期间
≥
0
℃
积温
105.25
℃±
4
.4
D
B
63/
593
—
2006
2
℃
,盛花至成熟期,
25
天
±
7
天,期间
≥
0
℃
积温
374.49
℃±
4.90
℃
,生育期
78
天
±
4
天
,
期间
≥
0
℃
积温
1120.35
℃±
6.45
℃
,全生育期
118
天
±
4
天,期间
≥
0
℃
积温
1272.85
℃±
17.40
℃
。
2.2.7
抗逆性
耐寒,耐盐碱性中,中抗倒伏,抗落粒性较野生居群强。
2.2.8
抗病虫性
中抗白粉病。
2.3
栽培技术要点
忌连作,秋深翻
20.00
厘米
—
25.00
厘米,播前施腐熟有机肥
22.500
吨
/
公顷
-30.000
吨
/
公顷
(1500.00
千克
/
亩
-2000.00
千克
/
亩
)
。
4
月中下旬播种,以种子播种,采用条播,播深
2.00
厘米
,
播
量
0.003
吨
/
公顷
—
0.0045
吨
/
公顷
(0.20
千克
/
亩
—
0.30
千克
/
亩
)
及时松土除草,防止鼠害,地上部分干
枯及时采收块根,集中贮藏;以块根播种,采用点播,播深
5.00
厘米,播量
0.11
吨
/
公顷
—
0.15
吨
/
公顷
(7.50
千克
/
亩
—
10.00
千克
/
亩
)
。保苗
33.00
万株
/
公顷
-37.50
万株
/
公顷
(2.20
万株
/
亩
-2.50
万
株
/
亩
)
。田间管理:在蕾苔期及时松土除草,收获时以中部果序籽粒变为淡褐色为标志,随熟随收。
整个生长发育期内禁止使用化肥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白粉病发病时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
2.4
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2.4.1
生产能力
高肥力条件下产量
0.45
吨
/
公顷
—
0.51
吨
/
公顷
(30.00
千克
/
亩
—
34.00
千克
/
亩
)
;
一般
肥
力
条
件
下
产
量
0.24
吨
/
公顷
—
0.30
吨
/
公顷
(16.00
千克
/
亩
—
20.00
千克
/
亩
)
。
2.4.2
适应地区
适宜在我省年平均气温
0
℃
以上海拔
2800
米
—
3100
米的高位山旱地种植。
DB63-T 593-2006 微孔草北微1号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51: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