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 T 1066—2012 绿色食品 结球甘蓝露地栽培技术规范 2012 - 02 - 28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63/ T 1066—2012 前 言 本规范符合GB/T1.1-2009给出的规则。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大通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雪洁、张亚东、赵常胜、郭国寿、李长帅、雷延洪、谭智义、张广生。 本规范由大通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解释。 I DB63/ T 1066—2012 绿色食品 结球甘蓝露地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绿色食品结球甘蓝露地产量指标、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 本规范适用于绿色食品结球甘蓝露地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715.4 瓜菜作物种子 甘蓝类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746 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 3 产量指标 产量指标: ——早熟品种高等肥力下产量 90.000 吨/公顷(6000 千克/亩),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 75.000 吨/ 公顷(5000 千克/亩)。 ——中熟品种高等肥力下产量 90.000 吨/公顷(5500 千克/亩),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 67.500 吨/ 公顷(4500 千克/亩)。 4 产地环境 符合NY/T 391中的规定。 4.1 空气质量环境 符合GB 3095规定的二级大气标准。 4.2 土壤环境质量 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4.3 灌溉水质 1 DB63/ T 1066—2012 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 5 栽培技术 5.1 栽培季节 5.1.1 早熟结球甘蓝 3月中旬~5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6月中旬定植,7月中旬~8月下旬上市。 5.1.2 中熟结球甘蓝 3月中旬~4月中旬育苗,5下旬~6月下旬定植,9月上旬~10月上旬上市。 5.2 育苗 5.2.1 育苗方式 育苗设施采用塑料小拱棚或大棚育苗。 5.2.2 品种选择 选用经审定或登记的优良品种。夏结球甘蓝选用早熟品种,如:中甘21号、青甘1号;秋结球甘蓝 选用中熟品种,如:庆丰1号、京丰1号。 5.2.3 种子质量 符合GB 16715.4的规定。 5.2.4 播种量 播种量0.001吨/公顷(0.075千克/亩)~0.002吨/公顷(0.01千克/亩)。 5.2.5 种子处理 种子在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期间不断搅拌,自然降温至30℃时,浸泡20分钟,捞出晾干,及时 播种。 5.2.5.1 苗床准备 作宽1.20米~1.30米,深20.00厘米的苗床45.00平方米~50.00平方米,苗床底部平整夯实,苗床 间作宽30厘米的走道。 5.2.5.2 营养土配制 选用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大田土2份与腐熟农家肥1份,混合过筛,配制营养土3.00立方米,将营养土 高温晒土消毒,晒3天~4天,将营养土2/3铺入苗床,厚度10.00厘米~12.00厘米, 1/3用于播后覆土。 5.2.5.3 播种 5.2.5.3.1 播种方法 苗床浇足底水,水下渗后,将种子与细沙混均撒播于床面,或以行距6.00厘米条播于床面,沟深0.6 厘米-0.8厘米,播后覆营养土厚0.60厘米~0.80厘米。按8.00克~10.00克/平方米播种。 2 DB63/ T 1066—2012 5.2.5.3.2 分苗 分苗前间苗1次,苗距2.00厘米~3.00厘米,去除病、弱苗及杂苗,间苗后覆土保墒。作分苗床45.00 平方米~50.00平方米,制营养土7.00立方米,按厚度10.00厘米~12.00厘米铺于苗床,浇足底水,水 渗后待用。幼苗3片~4片真叶时,按苗距10.00厘米分苗,分苗栽植深度不埋子叶。分苗后立即浇水。 5.2.5.3.3 苗期温度管理 苗期温度管理见表1。 表1 时 白天适宜温度(℃) 夜间适宜温度(℃) 播种至齐苗 20~25 16~14 齐苗至分苗 12~17 6~10 分苗至缓苗 18~22 16~14 缓苗至定植前 7d 15~18 15~10 定植前 7d 至定植 12~15 10~8 5.2.5.3.4 期 苗期温度管理 分苗后水份管理 缓苗后保持床土湿润,忌大水漫灌。定植裁苗前1天苗床浇大水。待水渗下后,10.00厘米间距裁苗。 适时遮荫炼苗。 5.2.6 壮苗标准 植株健壮,5片~6片叶,株高10.00厘米~12.00厘米,茎粗0.50厘米以下,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腊 粉多,根系完整发达,无病虫害。日苗龄50天~70天。 5.3 定植 5.3.1 5.3.1.1 定植前准备 地块选择 选择三年内未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 5.3.1.2 整地施肥 5.3.1.2.1 肥料施用符合 NY/T 394 的规定。 5.3.1.2.2 早熟品种基施有机肥 60.000 吨/公顷(4.00 千克/亩)—75.000 吨/公顷(5.00 千克/亩), 需肥料折合纯氮 0.150 吨/公顷(10.00 千克/亩)~0.180 吨/公顷(12.00 千克/亩)、五氧化二磷 0.150 吨/公顷(10.00 千克/亩)~0.240 吨/公顷(16.00 千克/亩)、氧化钾 0.090 吨/公顷(6.00 千克/亩)~ 0.150 吨/公顷(10.00 千克/亩)见附录 A 、B 。 5.3.1.2.3 中熟品种基施有机肥 105.000 吨/公顷(7 千克/亩)—120.000 吨/公顷(8 千克/亩),需 肥料折合纯氮 0.225 吨/公顷 15.00 千克/亩~0.270 吨/公顷 18.00 千克/亩、五氧化二磷 0.300 吨/公 顷(20.00 千克/亩)~0.390 吨/公顷(26.00 千克/亩)、氧化钾 0.150 吨/公顷(10.00 千克/亩)~ 0.225 吨/公顷(15.00 千克/亩),见附录 A 、B 。 5.3.2 定植时间 3 DB63/ T 1066—2012 土壤10.00厘米土温5℃以上定植,气温稳定在10℃,选择阴天或上午11:00前、下午4:00前定植。 早熟结球甘蓝5月上旬~6月中旬定植,中熟结球甘蓝5下旬~6月下旬定植。 5.3.3 定植密度 5.3.3.1 早熟结球甘蓝株行距 35 厘米~38 厘米×35 厘米~38 厘米,67500 株/公顷~82500 株/公顷 (4500 株/亩~5500 株/亩)。 5.3.3.2 中熟结球甘蓝株行距 55 厘米~60 厘米×55 厘米~60 厘米,27000 株/公顷~33000 株/公顷 (1800 株/亩~2200 株/亩)。 5.3.4 定植方法 采用平畦定植,定植后浇定植水,封好定植穴。 5.3.5 定植后水肥管理 5.3.5.1 缓苗期 定植后浇缓苗水,中耕除草1-2次。 5.3.5.2 莲座期 控制水分蹲苗。早熟品种6天-8天,中熟品种10天-15天。蹲苗结束后随水追肥,追施纯氮0.075吨/ 公顷(5千克/亩)~0.105吨/公顷(7千克/亩)见附录B。 5.3.5.3 结球期 5.3.5.3.1 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结球前期和中期,结合随水追肥。 5.3.5.3.2 早中熟品种每次追施需纯氮 0.045 吨/公顷(3 千克/亩)~0. 060 吨/公顷(4 千克/亩), 氧化钾 0.03 吨/公顷(2 千克/亩)~0.045 吨/公顷(3 千克/亩),共追 2 次;见附录 B。 5.3.5.3.3 中熟品种每次追施需纯氮 0.075 吨/公顷(5 千克/亩)~0.105 吨/公顷(7 千克/亩),氧化 钾 0.045 吨/公顷(3 千克/亩)~0.060 吨/公顷(4 千克/亩),共追 3 次;见附录 B。 5.3.5.3.4 结球后期不浇水,收获前 20 天不追施化肥,不打农药。 5.4 病虫害防治 5.4.1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 5.4.2 主要病虫害 病害以黑腐病为主;虫害以鳞翅目害虫为主。 5.4.3 5.4.3.1 5.4.3.2 5.4.3.3 5.4.3.4 5.4.4 农业防治 忌连作,选用 3 年以上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种植。 定植前清除前茬残株落叶于田外深埋。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加强水肥管理。 及时拔除中心病株于田外深埋,用石灰粉撒穴消毒。随时摘除病叶、老叶、病瓜于田外深埋。 物理防治 4 DB63/ T 1066—2012 5.4.4.1 5.4.4.2 5.4.5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等杀虫。 育苗设施通风口张挂 50 目防虫网。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5.4.6 5.4.6.1 5.4.6.2 5.4.6.3 6 化学防治 符合 NY/T 393 的规定。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得使用附录 C 中列出的农药。 化学防治以粉尘剂为主,交替使用农药。见附录 C、D。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 见附录E 。 7 采收 达到商品性适时采收,产品质量符合NY/T 746的规定。 A B C 5 DB63/ T 1066—2012 D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有机肥卫生标准 表 A.1 项目 有机肥卫生标准 卫生标准及要求 堆肥温度 高温堆肥达 50—55℃,持续 5—7 天。 蛔虫死亡率 95%—100% 粪大肠菌期 10-1—10-2 苍蝇 有效控制苍蝇孪生,堆肥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羽化的成蝇 密封贮存器 30 天以上 高温沼气发酵温度 (53±2)℃,持续 2 天。 寄生虫卵降率 95%以上 血吸虫卵和钩虫卵 在使用粪液中不得检出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 粪大肠菌值 普通沼气发酵 10-4,高温沼气发酵 10-1—10-2 蚊子、苍蝇 有效地控制 沼气池残渣 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作农肥 高温堆肥 沼气发酵肥 6 DB63/ T 1066—2012 EB F
DB63-T 1066-2012 绿色食品结球甘蓝露地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11: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