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3.020 D10 DB12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608-2015 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The Regulation for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Tianjin 2015-12-30 发布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6-01-01 实施 发布 DB12/T 608-2015 目 次 前言 ................................................................................ Ⅱ 引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 2 6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施工要求 ........................................................... 8 7 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及整理分析 ........................................................ 11 8 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 ................................................................ 1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监测系统施工方案编写要求 ................................... 13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监测报告编写要求 ........................................... 14 I DB12/T 608-2015 前 言 本规程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热管理处。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侯福志、赵苏民、刘九龙、岳丽燕、曾梅香、冯万馨、李波、王光辉、邴国 林、卢宝、袁小飞、边宗斌、张子亮、陈海波、蒋学敏、姚木申、郭巨国、周洪斌、胡慧川、韩思训。 本规程于 年 月 首次发布。 Ⅱ DB12/T 608-2015 引 言 浅层地热能是地热资源的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泛、可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优势。在中央节能 减排方针的指引与推动下,我国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项目数量每年以 20%~25%的速度 增加。近年来,天津市建设了大量的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已呈现规模化建设的趋势。但是绝大 多数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缺少利用过程中地下温度、水位、水量、水质等动态变化的监测,从而 无法评价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同时,浅层地热能地质环境监测的监测方法、施工 工艺等没有可参考的标准体系,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监测不到位、不统一,导致浅层地热能 无序开发,从而产生地质环境影响,危害浅层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津政办发[2012]41 号)和《市国土 房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浅层地热能地质监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津国土房热[2013]288 号)的要求, 经广泛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监测 技术规程,以对浅层地热能地质环境监测布设内容及要求、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施工要求、监测数据采 集传输及整理分析、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内容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Ⅲ DB12/T 608-2015 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浅层地热能地质环境监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地质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施工要求、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及整理分析、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 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的浅层地热能项目地质环境监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94-201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AQ 2004-2005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DZ/T 0227-2010 水文水井钻探技术规程 DZ/T 0154-1995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 DZ/T 0133-1994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B29-178-2010 天津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参与换热地温监测孔 soil temperature monitoring hole of heat exchange participation 是指在地埋管换热器施工的同时安装温度监测装置,既参与换热又能实现该孔壁土壤温度变化动 态监测的换热孔。 3.2 热影响半径 influence radius of thermal 以地埋管换热孔为中心,到距离土壤温度受影响的最远距离。 3.3 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soil temperature monitoring hole of thermal influence radius 是指为取得地埋管换热器对周围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而专门用来安装温度监测装置的钻孔。 3.4 地温背景值 soil temperature background value 1 DB12/T 608-2015 是指距离地埋管换热孔群一定距离、未受到地埋管和地下水换热系统影响而变化的地层土壤温度 值。 3.5 地温背景值监测孔 monitoring hole of soil temperature background value 是指为取得未受地埋管和地下水换热器影响而变化的地层土壤温度值而专门用来安装温度监测装 置的钻孔。 3.6 动态自动监测系统 regime monitoring system 通过安装数据计量和采集装置,采用远程数据传输手段,实现数据在线、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功 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4 基本要求 4.1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监理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完成。 4.2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施工现场作业应符合GB 50194-2014和AQ 2004-2005的要求。 4.3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并向主管部门提交验收报告。 4.4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应能实现自动采集监测数据和远程传输功能,监测数据应能够分析浅层地热能 开发利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 4.5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应纳入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动态监测网,由建设单位负责监测数据分析工作,实 行年报制,每年将监测报告报主管部门。 5 地质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5.1 地埋管换热系统地质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5.1.1 地温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5.1.1.1 地温监测孔应设计三种:参与换热地温监测孔、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和地温背景值监测孔。 实际工程项目中,换热孔群区域不是规整的矩形或正方形的,可把复杂形状的区域化分为几个矩形或 正方形区域,选择地埋管最多的区块进行监测孔布设。 2 DB12/T 608-2015 5.1.1.2 当换热孔群区域水平方向地层岩性有显著变化时,应根据地层岩性划分不同区块,每区块应 分别布置地温监测孔。 5.1.1.3 地温背景值监测孔的深度与换热孔相同,直径不小于 100mm,布置在换热孔群外围,距离孔 群最外围不小于一倍孔距。 5.1.1.4 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布置在参与换热地温监测孔与其相邻的换热孔之间,距参与换热地温 监测孔 0.2X、0.3X、0.4X 和 0.5X 处(X 为实际换热孔间距)各布置一个监测孔,直径要求不小于 100mm, 0.2X、0.3X 处深度应大于恒温层深,0.4X 处的深度是换热孔深度的 1/2 到 3/4 之间,0.5X 处的深度 与换热孔相同,见图 1 所示。 换热孔 地表面 孔1 孔2 孔3 孔4 换热孔 0.2X 0.3X 0.4X 0.5X 0.4X 孔3 恒温层 0.5X 孔1 0.2X 0.3X 孔2 孔4 监测孔相对位置俯视图 图1 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布置相对位置示意图 5.1.1.5 监测孔垂向上每间隔 10m 应至少设计一个测温点,冻土层、恒温层和地层岩性变化处应加密 测温点设计。 5.1.1.6 地温监测仪器测量精度应达到 0.1℃,误差不大于±0.1℃ 5.1.1.7 热泵运行期间,监测周期为 1 h,制热、制冷期后,监测周期为(2~6)d;停泵初期应加 密监测;背景值监测周期为(7~10)d。 2 5.1.1.8 当实际供热(冷)面积小于 3000m 时,应设计 1 个地温背景值监测孔(A)、1 个参与换热 地温监测孔(B)和 4 个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C1、C2、C3、C4),具体布设见图 2 所示。 3 DB12/T 608-2015 C3 C1 B C2 ≥Xm A C4 图2 监测孔布置示意图 4 DB12/T 608-2015 2 2 5.1.1.9 当实际供热(冷)面积大于 3000m ,小于 10000m 时,应布置 1 个地温背景值监测孔(A)、 1 个参与换热地温监测孔(B1)和 4 个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C1、C2、C3、C4),宜增加 2 个参与 换热地温监测孔(B2、B3)及 4 个热影响半径地温监测孔(C5、C6、C7、C8),具体布设见图 3 所示。 C6 B3 ≥Xm A C3 C1 C8 C
DB12-T 608-2015 天津市浅层地热能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41: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