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59.060 B 32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149.2—2016 竹原纤维试验方法第 2 部分:直径试验方法 2016 - 05 - 18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2149.2—2016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原理 .............................................................................. 1 5 仪器及工具 ........................................................................ 1 6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 1 7 取样和试样制备 .................................................................... 2 8 仪器调整 .......................................................................... 2 9 试验步骤 .......................................................................... 3 10 试验结果计算 ..................................................................... 4 11 数值修约 ......................................................................... 5 12 试验报告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允许误差率和试验纤维根数的确定 .................................. 6 I DB51/T 2149.2—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纤维检验局、四川长江林业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康建,陈荣,陈南希,曾蓉,刘才容,吴楠,高翠强,杨绍智,姚文斌,张 尉,俞伟鹏。 II DB51/T 2149.2—2016 竹原纤维试验方法第 2 部分:直径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投影显微镜法测定竹原纤维的直径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竹原纤维直径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及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4334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DB51/T 2148 竹原纤维 3 术语和定义 DB51/T 2148 4 竹原纤维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原理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把竹原纤维片段的轮廓放大的图像投影到屏幕上,用楔尺测量屏幕内的纤维 直径,逐次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出纤维直径平均值。 5 仪器及工具 5.1 5.2 5.3 5.4 5.5 6 投影显微镜(放大倍数:200 倍~2000 倍)。 双片刀或纤维切片器。 载玻片、盖玻片。 镊子。 固封介质:液体石蜡,或温度 20 ℃时折射率为 1.43~1.53 的液体介质。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6.1 6.1.1 6.1.2 实验室样品的抽取 散件的实验室样品按需取出; 批量样品中的实验室样品抽取按 GB/T 14334 规定。 1 DB51/T 2149.2—2016 6.2 预调湿 将试验样品放置在相对湿度 10%~25%,温度不超过 50℃的大气条件下,使之接近平衡。若试验样 品的回潮率高于标准平衡回潮率(13%)时,需进行预调湿处理。 6.3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在 GB/T 6529 规定的标准大气(温度为 20℃±2℃,相对湿度为 65%±4%)下进行调湿和试验,调 湿时间不少于 2h。 7 取样和试样制备 7.1 平衡 将按照GB/T 14334中方法抽取的试验样品在标准大气环境下平衡24h。 7.2 取样 按照 GB/T 14334 的规定,将充分混合后的实验室样品平铺在工作台上,用多点法正反各 16 点抽 取约 50 mg 试验样品,分成 3 份试验试样。 7.3 试样制备 7.3.1 将每份试验试样整理成平行小束,用纤维切片器或双刀片在纤维的中部切取试样,切取 0.2mm~ 0.4mm 长的纤维片段。 7.3.2 将纤维片段置于玻璃皿中充分混合均匀,在载玻片上滴上少许封固介质,用镊子在玻璃皿中夹 取纤维片段并放在载玻片上与封固介质充分混合,使纤维片段均匀分布在介质中,盖上载玻片,以没有 介质溢出为宜。 8 仪器调整 8.1 仪器校准 将分度为 0.01mm 的物镜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投影在屏幕上的测微尺的 20 个分度(0.20mm)应 精确地被放大为 100mm,这时放大倍数为 500 倍。 8.2 调焦 8.2.1 当透镜太靠近玻片时,纤维的边缘显示白色的线;当透镜离盖玻片太远时,纤维边缘显示黑色 边线(参见图 1 b)。 8.2.2 当在焦平面上时,纤维边缘显示一细线,没有白色或黑色边线(参见图 1 a)。 8.2.3 当纤维映像的两边不是经常同时在焦平面上的,调焦时使一个边缘在焦点上而另一边显示白线, 然后测量在焦点上的边缘到白线内测的宽度。 2 DB51/T 2149.2—2016 a 调焦正确 b 调焦不正确 图1 9 竹原纤维调焦状况比较 试验步骤 9.1 测量 9.1.1 测量的行进路线 把载有试样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盖玻片面对物镜,开始时首先对盖玻片的角 A 进行调 焦(参见图 2),纵向移动载玻片 0.5mm 到 B,再横向移动 0.5mm,这两步将在屏幕上取得第一个视野。 按照此规则测量视野圆周内的每根纤维直径。 图 2 测量行进路线示意图 在第一个视野内的纤维测量完毕后,将载玻片横向移动 0.5mm,这样在屏幕上出现第二个视野, 沿载玻片的整个长度按相同方法继续进行,在到达盖玻片右边 C 处时,将载玻片纵向移动 0.5mm 至 D 处,并继续以 0.5mm 步程横向移动测量。按图 2 所示的 A、B、C、D、E、F、G……的次序检验整个 载玻片的试样,操作者不可随便选择被测量的纤维;纤维明显一端粗、另一端细时,测其居中部位,否 则舍去。 9.1.2 不予测量的纤维 下列纤维不予测量: a) 纤维影像长度有一半及以上在视场外; b) 纤维影像不清晰; c) 纤维影像严重畸形; d) 纤维影像在测量段交叉、重叠、破裂; 3 DB51/T 2149.2—2016 e) f) g) 9.1.3 纤维影像边缘呈现明显的曲线; 颗粒物; 较大块状物。 试验根数的确定 在允许误差率 3%情况下以变异系数的大小确定试验根数,参见附录 A。 9.1.4 测试次数 测量应由两名操作者各自独立进行,以两者测得结果的平均值表示。若两者测得的结果差异大于两 者平均值的 3%时,应测量第三个试样,最终结果取三个试样实测数值的平均值。 9.2 测量记录 测量每根纤维都要使楔形尺的一边与对准焦点的纤维一边相切,在纤维的另一边与楔形尺另一边相 交处读出数值。纤维的两条边中,一条边清晰而另一条边不清晰时,可先用楔形尺的一条线对准纤维清 晰的一边,然后调节清晰度,再找出另一条边与楔形尺的交叉点,读出数值。测量结果记在楔形尺纸上。 10 试验结果计算 10.1 单次试验平均直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单 次 试 验 平 均 直 径 、 标 准 差 和 变 异 系 数 分 别 按 式 ( 1 )、 式 ( 2 ) 和 式 ( 3 ) 计 算 。 Xi = ∑ ( A × n) ∑n …………………………(1) Si = ∑ n( A − X ) ∑n CVi = Si × 100% Xi 2 ……………………….….(2) …………………………...(3) 式中: X i ——第 i 次试验的平均直径,单位为微米(µm); A——组中值,单位为微米(µm); n——测量根数; Si——第 i 次试验的标准差,单位为微米(µm); CVi——第 i 次试验的变异系数。 10.2 平行试验平均直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平行试验平均直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平均直径分别按式(4)、式(5)和式(6)计算。 X= 4 ∑X c i …………………………(4) DB51/T 2149.2—2016 S= CV = ∑S 2 i c S × 100% X …………………………..(5) …………………………...(6) 式中: X ——平均直径,单位为微米(µm); c——测试次数; S——标准差,单位为微米(µm); CV——变异系数。 11 数值修约 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三位,修约至两位小数。数值修约按 GB/T 8170 的规定进行。 12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 h) 样品的名称和规格; i) 温湿度条件; j) 被选作批量样
DB51-T 2149.2-2016 竹原纤维试验方法 第2部分:直径试验方法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06: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