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43.040.10 T 35 备案号:59234-2018 广 DB44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099.2—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 2 部分:通信协议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Part 2: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2018 - 01 - 02 发布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02 实施 发 布 DB44/T 2099.2—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3 5 无线充电系统 ...................................................................... 3 6 无线充电管理通信流程 .............................................................. 7 7 接口消息定义 ..................................................................... 17 8 参数定义 ......................................................................... 26 I DB44/T 2099.2—2018 前 言 DB44/T 2099-2018《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分为十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通信协议; ——第3部分:磁耦合; ——第4部分:接口; ——第5部分:安全; ——第6部分:管理系统; ——第7部分:电能计量要求; ——第8部分:地面设施; ——第9部分:车载设备; ——第10部分:充电站。 本部分为DB44/T 2099-201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广东省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 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比 亚 迪 汽车工 业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 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红军、李海东、徐珍、王益群、胡超、赵勇、夏铸亮、赵小坤、李志刚、梁 丰收、牛凯华、万雨龙、李晓刚、罗欣怡、邵浙海、李礼夫、张忠波、刘雅杰、陈汉松、樊耀国、池少 媛、章登清、焦永杰、金松、樊阳波、关少苹。 II DB44/T 2099.2—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 2 部分:通信协议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车载通信控制单元与无线充电控制管理系统、地面通信控制单元和无线充电 控制管理系统,以及地面通信控制单元和车载通信控制单元之间实现管理和控制的通信协议应用层。 本部分适用于电动汽车车载通信控制单元与无线充电控制管理系统之间、地面通信控制单元和无线 充电控制管理系统之间,以及地面通信控制单元和车载通信控制单元之间的管理和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930-2015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DB44/T 2099.1-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44/T 2099.5-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5部分:安全 3 术语和定义 DB44/T 2099.1-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位标识 charging spot identification 标识全球唯一该充电位。 3.2 CSU 用户标识 CSU user identification 用于唯一标识CSU的用户。 3.3 CSU 设备标识 CSU device identification 用于唯一标识CSU的设备。 3.4 PTC 标识 PTC identification PTC的逻辑编码,在CSU控制范围内唯一。 3.5 PPC 地址 PPC address 1 DB44/T 2099.2—2018 PPC的CAN物理地址。 3.6 IVU 用户标识 IVU user identification 用于唯一标识IVU的用户。 3.7 IVU 设备标识 IVU device identification 用于唯一标识IVU的设备。 3.8 车位信息 charging spot information 地面系统中充电位的车位名字、车位标识以及线圈信息。 3.9 地面系统信息 ground facilities information 主要包括车辆系统中车位信息、CSU、PTC、PFC的软硬件版本信息,以及CSU和PTC的绑定关系,PTC 和充电位的绑定关系。 3.10 车位状态 charging spot state 主要包括当前为该车位充电的地面系统中PTC状态、PFC状态和CSU的状态,当出现故障的时候还包 括对应的故障值,以及PTC充电电量等信息。 3.11 车辆系统信息 vehicle system information 主要包括车辆系统中PPC、IVU的软硬件版本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3.12 车辆状态 vehicle state 主要包括IVU状态、点火开关状态,当出现故障的时候还包括对应的故障值,以及PPC充电电量等信 息。 3.13 保活 keep alive 在TCP协议中,允许有TCP连接的设备定期向该连接的对等方发送不含数据的空段。如果连接仍然有 效,对方设备会响应一个包含确认的段。如果无效,对方设备将回应一个连接复位段。 3.14 通信协议 communication protocol 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3.15 鉴权 authentication 2 DB44/T 2099.2—2018 是指验证用户是否拥有访问系统的权利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MS: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AN: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NS: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 PFC: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rC:原边线圈(Primary Coil) PuC:副边线圈(Pick Up Coil) 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SU:地面通信控制单元(Communication Service Unit) IVU:车载通信控制单元(In-Vehicle Unit) PPC:功率接收控制器(Power Pick-up Controller) PTC:功率传输控制器(Power Transfer Controller) WCCMS:无线充电控制管理系统(Wireless Charging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WPT: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 5 无线充电系统 5.1 概述 无线充电系统通信协议的功能是实现不同厂商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的互联互通,其通过规范系统充 电步骤,定义充电步骤的消息和数据来保证充电安全。 5.2 系统架构 管理和通信系统 无线充电控制管 理系统 Wi接口 Wc接口 地面通信控 制单元 Ci接口 车载通信控 制单元 CAN 功率因数校正 电路 功率传输控 制器 CAN 功率接收控 制器 原边线圈 CAN 车辆BMS 副边线圈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WPT 地面系统 车辆系统 图1 无线充电系统架构图 3 DB44/T 2099.2—2018 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地面系统和车辆系统两大部分: a) 地面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控制管理系统、通信控制单元、功率发送控制单元、交流转直流单元 和原边线圈(即充电线圈)、无线射频识别车位标签等设备; b) 车辆系统:包括车辆电池管理系统、车内通信控制单元、显示设备、车载整流模块以及副边线 圈(即受电线圈)、无线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等设备。 地面系统和车辆系统通过管理和通信系统实现通信链路管理、设备认证和充电控制。管理和通信系 统包括无线充电控制管理系统、地面通信控制单元和车载通信控制单元等网元。功率传输控制器、原边 线圈、功率接受控制器和副边线圈组成无线能量传输系统WPT,实现电能从地面系统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到车辆系统。地面系统的PTC和车辆系统的PPC通过管理和通信系统进行互通和通信。图1是无线充电系 统的架构图。 注:当前版本规范暂不支持管理和通信系统跨多个运营商的场景。 5.3 网元功能 5.3.1 地面系统各网元 地面系统各网元功能如下: a) 无线充电控制管理系统 无线充电控制和管理服务器,负责对系统管理、IVU 和 CSU 的认证,设备认证,充电管理以及对用 户计量。WCCMS 应具备如下功能: 1) 完成对CSU和IVU的认证鉴权和通信安全管理; 2) 充电控制管理; 3) 检查IVU用户标识和IVU设备标

pdf文档 DB44-T 2099.2-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2部分:通信协议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T 2099.2-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2部分:通信协议 广东省 第 1 页 DB44-T 2099.2-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2部分:通信协议 广东省 第 2 页 DB44-T 2099.2-20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2部分:通信协议 广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49:5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