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40 B 64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690—2019 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vegetation of mines 2019 - 12 - 25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690—2019 目 前 次 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2 5 植物配置要求........................................................................ 2 6 修复准备............................................................................ 2 7 裸露地植被修复...................................................................... 3 8 挖损地植被修复...................................................................... 3 9 废渣堆放地植被修复 .................................................................. 4 10 工程技术措施....................................................................... 4 11 给排水系统......................................................................... 6 12 作业道.............................................................................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用树种和特性 ................................................ 7 I DB11/T 169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北京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一方合一(北 京)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忆明、胡俊、余传琴、么永生、李燕彬、魏曙明、陈京弘、马学然、文静、 李建胜、王飞、朱秋成。 II DB11/T 1690—2019 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山植被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植物配置要求、修复准备、裸露地植被修复、挖损地 植被修复、废渣堆放地植被修复、工程技术措施、给排水系统、作业道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矿产资源采选闭矿并消除地质灾害危险后,已经具备复绿条件的煤矿、建材矿的裸露 地、挖损地、废渣堆放地的植被生态修复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16453.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 DZ/T 0219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LY/T 2771 北方地区裸露边坡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裸露地 bare land 矿区矿山工业场地、专用道路等裸露地面。 3.2 挖损地 excavation of damaged land 在露天采矿过程中形成的破损坡面、下凹底面。 1 DB11/T 1690—2019 3.3 废渣堆放地 scrap dump 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料及剩余物的堆放场地,包括排土场、尾矿库和矸石山。 4 基本原则 4.1 应符合所属区域的相关规划。 4.2 应以安全为前提,坚持生态优先,兼顾景观效果。 4.3 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减少大面积的地表扰动。 5 植物配置要求 5.1 以乡土植物为主,乔、灌、草合理搭配,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合理确定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搭配 比例和种植密度。 5.2 应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用的植物品种、配置方式及栽植技术。 5.3 宜选择乡土、抗逆、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常用树种和特性参见附录 A。 6 修复准备 6.1 土地整理 6.1.1 裸露地 拆除不可利用的硬化路面、场地以及小型构筑物,清除石块、枯枝等杂物,整平场地。 6.1.2 挖损地 清除边坡所有石块及其他杂物,保证边坡平整。 6.1.3 废渣堆放地 清除边坡上松动的石块、枯枝等,并将边坡整理平顺。 6.2 客土 6.2.1 裸露地 种植土壤应符合 CJ/T 340 的要求,种植土壤有效厚度应符合 CJJ82 的要求,如现状土壤不满足以 上要求,应进行客土工程或进行土壤改良。 6.2.2 挖损地 开挖底面种植土壤要求见 6.2.1,开挖坡面基质改良应符合 LY/T 2771 的要求。 6.2.3 废渣堆放地 渣体平台种植土壤要求见6.2.1,渣体坡面基质改良应符合LY/T 2771的要求。 2 DB11/T 1690—2019 6.3 绿化整地 6.3.1 裸露地 在坡度较缓的地段,进行土地平整和穴状整地;在坡度较陡且坡面较长的地段进行坡面整理和穴状 整地,并设置截排水系统。整地的规格依树种而定。 6.3.2 挖损地 在开挖底面进行土地平整和穴状整地;在坡度较陡且坡面较长的地段进行坡面整理和穴状整地,并 设置截排水系统。整地的规格依树种而定。喷播和枕袋类、毯垫类播种的整地应符合 LY/T 2771 的要求。 6.3.3 废渣堆放地 在渣体平台进行土地平整和穴状整地;在渣体坡面进行坡面整理和穴状整地,并设置截排水系统。 整地的规格依树种而定。喷播和枕袋类、毯垫类播种的整地应符合LY/T 2771的要求。 7 裸露地植被修复 7.1 种植时间 种植时间以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宜;雨季造林应在雨季第一场透雨后及时进行;秋季造林宜在树木 休眠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 7.2 配置方式 采用“乔木+灌木+地被”的混交方式,常绿阔叶比一般不低于 2:8。 7.3 苗木规格与种植密度 阔叶乔木苗木胸径不低于 6cm 为宜,阔叶亚乔木不低于 4cm 为宜;针叶乔木苗高不宜低于 2.5m, 针叶亚乔木不宜低于 1m;灌木高度不宜低于 1.5m。 乔木栽植密度每亩 10~20 株,亚乔木栽植密度每亩 20~30 株,灌木栽植密度每亩 25~50 株为宜。 7.4 地被种植 宜采用撒播和条播的方式。播种应采用符合 GB 6141 和 GB 6142 规定的一、二、三级种籽,播种量 的计算应符合 GB/T 16453.2 的规定。 8 挖损地植被修复 8.1 种植时间 种植时间要求见7.1。 8.2 配置方式 开挖底面宜采用“乔木+灌木+地被”为主的混交方式,开挖坡面宜采用“灌木+地被”为主的混交 方式。 8.3 苗木规格与种植密度 3 DB11/T 1690—2019 开挖底面阔叶乔木胸径不低于 4cm 为宜,针叶乔木苗高不宜低于 1.5m,灌木高度不宜低于 1m;开 挖坡面灌木高度不宜低于 1m。 开挖底面乔木栽植密度每亩 42~111 株,灌木栽植密度每亩 74~296 株为宜;开挖坡面灌木栽植密 度每亩 42~333 株为宜。 8.4 地被种植 开挖底面宜采用撒播和条播的方式。开挖坡面宜采用喷播和枕袋类、毯垫类播种,种籽及播种量要 求见 7.4。 9 废渣堆放地植被修复 9.1 种植时间 种植时间要求见7.1。 9.2 配置方式 渣体平台宜采用“乔木+灌木+地被”为主的混交方式,渣体坡面宜采用“灌木+地被”为主的混交 方式。 9.3 苗木规格与种植密度 渣体平台阔叶乔木胸径不低于 4cm 为宜,针叶乔木苗高不宜低于 1.5m,灌木高度不宜低于 1m;渣 体坡面灌木高度不宜低于 1m。 渣体平台乔木栽植密度每亩 42~111 株,灌木栽植密度每亩 74~296 株为宜;渣体坡面灌木栽植密 度每亩 74~333 株为宜。 9.4 地被种植 渣体平台宜采用撒播和条播的方式。渣体坡面宜采用喷播和枕袋类、毯垫类播种,种籽及播种量要 求见 7.4。 10 工程技术措施 10.1 边坡治理工程 边坡坡度达到或超过25°时,应构建边坡治理工程,相关技术要求见GB 50330和DZ/T 0219。 10.2 坡面生态治理及植被修复技术 10.2.1 混凝土预制空心砖坡面植被修复技术 边坡铺设宜使用混凝土预制空心砖,砖内客土栽植植物以达到复绿效果: a) 宜使用坡改平生态连锁砖,增强涵养水源能力,丰富护坡植物的选择; b) 适用于矿区坡度不大于 45°的土质、土石质挖填边坡,每级坡面高度不超过 10m。 10.2.2 浆砌石框架坡面植被修复技术 4 DB11/T 1690—2019 在坡度较缓、坡长较短、防护强度较低的土质边坡,可以采用砾石、卵石或利用矿山、尾矿的废弃 石料形成坡面防护框架: a) 框架宜采用拱形、矩形、菱形、“人”字

pdf文档 DB11-T 1690-2019 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690-2019 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690-2019 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690-2019 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41: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