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34 DB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1/T 1009—2020 黄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Organic Substrate Culture of Cucumber 2020 - 07 - 29 发布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3201/T 1009—2020 前 言 D B 3 2 0 1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英、 尹德兴、 唐懋华、 娄群峰、 赵俊杰、 卢绪梁、 柏广利、 熊元忠、 魏猷刚、 黄雯、 缪其松、 胡俏强。 I D B 3 2 0 1 DB3201/T 1009—2020 黄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黄瓜有机基质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设施形式、品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及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黄瓜有机基质栽培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3 2 0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 16715.1-2010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2/T 1359-2009 有机型育苗基质 有机基质 B 采用粉碎的农作物秸秆、中药渣、稻壳、菇渣等农业有机物料混合,经发酵处理后,再按一定比例 与蛭石、珍珠岩等无机物料混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并具有缓冲作用的营养基质。 D 4 产地环境条件 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地势高、排灌方便的农业生产区域;生产基地的土壤、空气和 灌溉水等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2013 的规定。 5 栽培设施 采用玻璃温室、连栋塑料薄膜温室、日光温室或塑料薄膜覆盖的钢架拱型大棚。 6 栽培形式 1 DB3201/T 1009—2020 槽式栽培、袋式栽培、盆式栽培。 6.1 槽式栽培 槽的长度由灌溉能力、设施结构以及田间操作所需走道等因素决定。在温室或大棚两头各留 100cm 宽的走道,离棚边 60cm 延南北向向下挖深 20cm、宽 60cm 的地下槽,槽间距为 80cm;一般 8m 宽大棚挖 4 槽。栽培槽南北方向坡降为 0.5%,用 0.1mm 厚,110cm 宽的聚乙烯棚膜铺于槽内与土隔开,槽边缘 膜平铺在槽间走道上 5cm,膜上压砖并整平走道,最后形成深 25cm 的槽,铺设基质厚度为 20cm,每槽 1 等距离插入 3~4 根长 30cm 直径为 5cm 的 PVC 管,便于观察槽中基质水位,大棚外排水沟深度大于 50cm, 便于排水。 6.2 袋式栽培 0 采用再生塑料加工的黑白膜或是有内膜的塑料编织材料加工成长 100cm、宽 35cm 的栽培袋,每袋 可放入基质 30L。一般 8m 宽大棚内摆放 8 行,温室根据实际宽度决定。南北方向袋间距为 30cm,离棚 边 60cm 放第一行,东西方向小行袋间距 20cm,大行袋间距 50cm,小行间两袋南北向错位 30cm。 2 6.3 盆式栽培 采用直径 40cm~50cm,高度为 40cm~50cm 的栽培盆,以内部有隔水板为佳,基质用量 8L~10L。 盆间小行距 20cm,大行距 50cm。 3 6.4 基质配方 腐熟的农业有机物料:珍珠岩:蛭石=7:2:1(体积比)。 6.5 基质消毒与重复利用 3 换茬时,使用 40%的甲醛原液稀释 50 倍,用喷壶将基质均匀喷湿,所需药液量一般为 20 L/m 基质~ 3 B 40L/m 基质,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封闭 24h~48h 后揭膜将基质摊开,风干 2 周,基质中无甲醛气味后 3 3 方可使用。或拌入石灰氮 200g/m 基质~300g/m 基质,拌匀调节含水量至 65%~70%,之后用塑料薄膜 覆盖封闭 10d~15d,后揭膜将基质摊开,风干 5d~7d 后方可使用。在操作时要求工作人员戴上口罩、 D 手套,做好防护工作。一般可重复利用 4~6 茬。 6.6 灌溉设施 安装滴灌系统,每槽或每两袋间安装一滴灌带,每株设置一滴箭。 7 品种选择 7.1 品种 采用生长势旺盛,商品性状好,抗病,丰产且采收期长的黄瓜优良品种。 7.2 种子质量 2 DB3201/T 1009—2020 种子符合 GB 16715.1-2010 标准,杂交种纯度不低于 95%,净度不低于 99%,发芽率不低于 90%, 水分不高于 8%,种子不得携带检疫对象。 8 育苗 8.1 育苗设施 春茬采用温室或大棚+中棚+小拱棚+电热线育苗,秋茬采用温室或大棚+遮阳网育苗。 1 8.2 育苗前准备 8.2.1 苗床准备 热线。温室内育苗根据苗床架宽度摆放育苗盘。 8.2.2 穴盘 0 大棚内育苗,苗床宽 120cm(放置 2 个穴盘)。整平拍实床面,苗床四周开排水沟,冬季需铺设电 采用50穴或72穴黑塑穴盘。 2 8.2.3 育苗基质 符合DB32/T 1359-2009中有机型育苗基质的质量要求。 8.2.4 装盘 后各个格室清晰可见。 3 将预湿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穴面用木条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孔穴都装满基质,装盘 8.2.5 其他物资 B 冬季需要准备小棚拱杆及覆盖用的塑料薄膜,夏秋季准备遮阳网等。 8.3 播种 8.3.1 播期 D 春茬1月下旬~2月中下旬播种,秋茬7月中下旬~8月上旬播种。 8.3.2 催芽 催芽前使用50℃~55℃温水浸泡10 min~15min,然后使用25℃~30℃温水继续浸种4h~5h。之后 将种子洗净装入网袋,用湿毛巾将种子包好置于25℃~28℃的催芽箱内,经过12h~18h种子露白及时播 种。 8.3.3 播种方法 播种前浇透水,压穴深度1cm左右,每穴播种1粒,种子平放,播后覆盖基质,用木条板刮去多余基 质。春茬播种后加盖地膜,秋茬播种后覆盖遮阳网,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 3 DB3201/T 1009—2020 8.3.4 苗期管理 冬春季育苗注意增温保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晚温度12℃~15℃;夏秋季育苗注意遮 阳、保湿;并根据苗情合理补充营养。定植前5d~7d,冬春季可以适当放风降温炼苗,夏秋季可以适当 减少遮阴时间炼苗。 8.3.5 苗龄及定植苗标准 1 冬春季苗龄30d~35d,夏秋季苗龄15d~20d。幼苗2-3片真叶,苗高12cm左右,叶色深绿,幼茎短 粗,根系与基质紧密缠绕形成可取出的根坨,个体间整齐一致。 9 定植 0 9.1 定植密度 2 槽式栽培采用双行错位定植法,株距30m,并应保持植株基部距栽培槽边10cm左右,每667m 定植2500 2 2 株左右;栽培袋每袋定植2株,株距50cm,每667m 定植2000株左右;盆式栽培每盆定植1株,每667m 定 2 植1500株左右。 9.2 定植方法 春茬定植前7d密闭温室或大棚提高温度,秋茬定植前在温室或大棚上覆盖遮阳网。定植前1d,幼苗 浇透水。槽式和盆式栽培使用定植器打孔或者小铲锹挖穴,袋式栽培使用剪刀“十字”剪开基质袋定植, 10 田间管理 3 基质略高于苗坨、低于子叶,定植后将滴箭放置在距根部10cm处浇透水,使基质含水量达80%~90%。 B 10.1 温湿度管理 黄瓜生长适宜温度18℃~30℃,早春气温较低,夜间应注意覆盖保温,保持15℃~18℃,白天,当 棚内温度超过30℃时,强制通风降温,结果期要保持日夜温差为10℃~15℃;夏季初秋高温时,应采用 D 遮阳网覆盖降温。注意保持空气湿度,一般为80%~85%,超过90%时强制通风降湿。 10.2 光照管理 春季定植初期多见光,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早晚及时揭盖拱棚薄膜,秋季定植初期中午使用遮阳网 适当遮阴,其他时间正常管理。 10.3 水分管理 供水以保持基质湿润为原则,槽式每次最南面 PVC 管底部上见水迹时停止浇水,袋式每次滴水 800 ml~1000ml/株,盆式每次滴水 400ml~500ml/株,一般每天检查基质湿度,再根据植株大小、天气、 季节的变化灵活掌握。 4 DB3201/T 1009—2020 10.4 肥料管理 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2010的要求。适合黄瓜生长的pH:5.5-6.5,Ec:0.3-0.9。视生长情况追 肥并及时检测。结瓜初期使用45%~50%高氮低磷复合型水溶肥2~3次,每次亩施15kg~20kg;盛瓜期追 施45%~50%低磷高钾复合型水溶肥3~4次,每次亩施15kg~20kg;结瓜后期使用45%~50%平衡复合水溶 肥1~2次,每次亩施15kg~20kg。若发现有缺钾及缺氮症状,及时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及0.5%尿素。 10.4 植株调整 1 用尼龙绳吊蔓或用竹竿、塑料杆搭架并适时落蔓,每株保持功能叶 15 片~20 片以上,株高 1.5m~ 2m。及时摘除侧蔓与卷须,去除老叶病叶。 11 病虫害防治 0 11.1 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 11.2 主要病虫害 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猝倒病、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 3 11.3 农业防治 科学灌溉,严防积水,降低环境湿度,及时拔除病株、清理田间杂草。 11.4 物理防治 B 种子消毒处理;防虫网阻隔、银膜驱蚜,色板、性诱剂、灯光诱杀害虫。 11.5 化学防治 D 药剂防治按照GB/T 8321.10-2018、NY/T 1276-2007的规定执行,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 12 采收 黄瓜生长速度快,及时采收后进行分级分装。 13 生产记录 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记录档案保存不少于2年。 5 DB3201/T 1009—202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一览表 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名称 使用浓度 安全间 最多使用 期 剂型 (倍) 隔期(d) 次数 600 3~5 2 500~600 7 2 2 2 80%霜克宁可湿性粉剂 霜霉病 始发期 58

pdf文档 DB3201-T 1009—2020 黄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1-T 1009—2020 黄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1 页 DB3201-T 1009—2020 黄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2 页 DB3201-T 1009—2020 黄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1:42:2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