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60.20 B 90 DB2304 黑 龙 江 省 鹤 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304/ T 062—2020 玉米机械作业技术规程 2020 - 08 - 20 发布 鹤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2304/T 062—2020 前 言 本标准由鹤岗市农业农村局农机专业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鹤岗市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维涛、刘鹤、刘浩然、袁金龙、陈志强。 I DB2304/T 062—2020 玉米机械作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起垄作业、玉米播种、中耕深松、中耕培土、植保喷雾、收获、脱粒清粮和秸秆根茬 破碎还田等机械作业的作业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鹤岗市地区玉米机械化生产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23/T 207.7 玉米机械作业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果穗损失率 漏收、落地果穗占应收果穗的百分率。 3.2 落地子粒损失率 落地子粒损失量占应收子粒量的百分率。 3.3 苞叶剥净率 剥净果穗占取样果穗的百分率。 3.4 子粒破碎率 破损子粒占取样子粒量的百分率。 3.5 秸秆粉碎还田 将收摘果穗后的秸秆,用秸秆还田机进行破碎,抛散在田间。 3.6 根茬粉碎还田 作物收获后,用根茬破碎还田机将作物遗留的根茬进行破碎还田。 4 作业质量 1 DB2304/T 062—2020 4.1 4.1.1 起垄作业 垄向直线度。垄形直,50 米垄长直线度误差不大于 5 cm。 4.1.2 垄距相等。垄体宽度按农艺要求形成标准垄形。垄距误差为±2 cm,往复结合垄距误差为±3 cm。 起垄工作幅误差为±5 cm。 4.1.3 垄体一致,深度均匀。各铧入土深度误差为±2 cm;垄高一致,垄体压实后,垄高应≥16 cm, 各垄高度误差为±2 cm。 4.1.4 垄形整齐,不起垡块,原垄深松起垄时应包严残茬和肥料。 4.1.5 地头整齐,垄到地边,地头误差≤30 cm。 4.2 播种(施肥)作业 4.2.1 播种:应选择适合机械播种的种形,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气温稳定在 6℃时,开始播种。 4.2.2 播法与播量 4.2.2.1 垄上精量点(穴)播。可进行全株距或半株距单粒等距点播,单株合格率≥90%,重播率≤2%, 漏播率≤0.5%。玉米穴播每穴种子为 1 粒~2 粒。 4.2.2.2 单粒点播平播后起垄。为保全苗可进行全株距或半株距平播,出苗后起垄和定苗。 4.2.2.3 播量准确。实际播量与计划播量误差为±2%,精播双粒率≤5%,播深 3 cm~6 cm。 4.2.3 种肥施用 4.2.3.1 施用位置在垂直种床下深施 5 cm~8 cm; 或侧深施距种床 4 cm~6 cm, 深度同前。实际播肥 量与计划播肥量误差±3%,各行排肥量误差为±4%。 4.2.3.2 播深及镇压:播深依据土质墒情而定,正常情况下为 5 cm~6 cm,误差为±1 cm。覆土均匀严 密,不准露种,要求随播随压或播后及时镇压。 4.2.3.3 行距误差为±1 cm,机组往复行距误差为 5 cm。50 米长播行直线度±3 cm,垄上播种应对准 垄顶中心,误差≤5 cm。 4.3 中耕深松 4.3.1 深松作业在出苗后进行,可结合 1 次~2 次中耕进行。 4.3.2 深松深度在 25 cm 以上。 4.3.3 作业时不端垄、不伤苗、不偏墒。伤苗率≤1%,偏墒误差≤4 cm。 4.4 中耕培土(追肥)作业 4.4.1 根据土壤墒情、苗情及草情中耕 2 遍~3 遍。 4.4.2 第一遍中耕在三叶期进行,耕深 14 cm~16 cm,有坐犁土,垄帮有少量培土。 4.4.3 第二遍中耕在定苗后进行,耕深 12 cm~16 cm,培土时垄台有碰头土,垄帮有浮土。 2 DB2304/T 062—2020 4.4.4 第三遍中耕在拔节前进行,耕深 10 cm~12 cm,有过犁土,培土高度以培植玉米根茎部 8 cm~ 10 cm 为宜。 4.4.5 中耕深度一致,各垄耕深误差为±2 cm。 4.4.6 作业不偏墒、不压苗、不埋苗、不伤苗,各次中耕伤苗率≤1%。 4.4.7 结合第二遍中耕进行第一次追肥,结合第三遍中耕进行第二次追肥。施肥深度 9 cm~12 cm, 护苗带 8 cm~10 cm,施肥量误差≤5%。 4.5 植保喷雾作业 机组匀速作业,药量准确,各喷雾流量一致,喷洒均匀,不重喷,不漏喷。往复行重喷宽度≤15cm。 4.6 果穗收获作业 4.6.1 玉米子粒含水率降到 25%~30%,植株倒伏在 5%以上时,可用玉米收获机进行果穗收获作业。 4.6.2 果穗落地损失率≤3%,落粒损失率≤2%,子粒破碎损失率≤1.5%,苞叶剥净率应≥70%,秸秆粉碎 长度≤12 cm,秸秆粉碎率≥80%。 4.6.3 4.7 割茬高度≤15 cm。 联合收获作业 4.7.1 玉米联合收获包括:收割、脱粒到秸秆破碎还田几道工序的全过程。 4.7.2 全田 90%以上植株的果穗子粒硬化,胚出现黑层,苞叶变黄时为适时收获期。 4.7.3 联合收获:即在田间用机械直接收获,收割、摘穗、脱谷一次完成,直接收获损失率≤3%。 4.8 脱粒清粮作业 小型玉米脱粒机在脱粒清粮作业时要求达到以下质量标准:脱净率≥97%;净度≥90%;破碎率≤3%。 4.9 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4.9.1 在果穗收获后(割倒放铺或站秆)及时进行。 4.9.2 粉碎的秸秆达到细碎,长度一致。长≤8 cm,宽度≤1 cm。 4.9.3 秸秆粉碎后达到软、散,无原柱段和硬节段。抛散均匀。 4.9.4 割茬高度≤15 cm。 4.9.5 秸秆粉碎还田后,及时灭茬、翻地。即粉碎—耙茬—翻地连续作业,使碎秸秆和根茬均匀地拌 于耕层内。翻地深度≥24 cm。 4.10 根茬破碎还田作业 4.10.1 秋季封冻之前为最佳作业期,不宜春季作业,如春播前作业需及时镇压。 4.10.2 根茬粉碎长度≤8 cm,宽度≤1 cm。破碎合格率≥80%。 4.10.3 根茬粉碎还田作业属于浅耕作业,适宜耕深为 8 cm~12 cm。 3 DB2304/T 062—2020 4.10.4 耕层内碎土率≥90%,土块最大外形尺寸≤4 cm。 4.10.5 根茬清除率≥9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2304-T 062-2020 玉米机械作业技术规程 鹤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26: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