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DB3213 B22 宿 迁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13/ T1015—2019 优质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Rule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high quality Japonica rice 2019 - 08 - 30 发布 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3213/ T1015-2019 前  言 本规程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陈之政、黄年生、张明、张洪树、吴优、施继标、张小祥。 I DB3213/ T1015-2019 优质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优质粳稻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产量指标及结构、栽培技术要点、收 获贮藏以及生产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宿迁地区优质粳稻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 禾谷类 GB/T 17891-2017 优质稻谷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1922-2010 机插育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品种品质 variety and quality 以该品种多点多年正季生产的稻谷为试样,对各项品质指标分析测定的数据进行综合评判的结果。 3.2 优质粳稻 high quality Japonica rice 指稻谷品质符合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二级标准以上(含二级)的优质粳稻。 4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2013的规定。 5 品种 选用适宜在宿迁地区种植的、符合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二级标准以上(含二级)的优质粳稻 品种。 1 DB3213/ T1015-2019 6 产量指标及结构 2 2 (600~650) kg/667m 。有效穗(21~24)万/667m ,每穗粒数(110~140)粒,结实率90%以上, 千粒重26g以上。 7 栽培技术要点 7.1 壮秧培育 采用机插秧育苗。 7.1.1 秧床准备 秧床制作按NY/T 1922-2010执行。 7.1.2 基质选择 2 选择符合机插秧育秧标准的育苗基质,按(125~150)L/667m 准备。 7.1.3 种子处理 种子应符合GB 4404.1的质量标准,一般每亩大田按(3.5~4.0)㎏准备种子,播种前选晴天晒种 (1~2)d。并选用粳型旱育保姆类高吸水种衣剂按药种比1:(20~30)进行种子包衣,干籽落谷;或 使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等种传病害。 7.1.4 播种 采用机械化流水线播种机进行播种。每盘播种折干谷(100~120)g,根据种子的千粒重进行调节。 7.1.5 暗化齐苗 将播好种的秧盘,按每叠(20~25)盘高度集中堆放整齐,并在最上层覆盖一张空硬盘遮光,每堆 间留出10cm间隙,最后在堆盘顶部和四周用黑色农膜封闭。暗化时间以苗出土0.2cm左右为宜。 7.1.6 苗期管理 齐苗后将秧盘摆放秧床,用无纺布平铺覆盖保湿保温防虫,秧苗2叶1心前保持盘土湿润,2 叶1心 后以干为主,中午不卷叶不浇水,以提高秧苗根部盘结力,培育壮秧。 7.2 7.2.1 大田栽培技术 大田整地 在麦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先将有机肥施于地表,灭茬旋耕,上水后施无机肥旋耕整平,田面高 低相差不得超过3cm。 7.2.2 栽插 2 行距(25~30)cm,株距(10~12)cm,栽(1.8~2.0)万穴/667m ,每穴(3~4)苗,基本苗(6~ 2 8)万/667m 。栽插深度(1~2)cm。 7.3 田间管理 2 DB3213/ T1015-2019 7.3.1 施肥 7.3.1.1 施肥总量 2 2 2 氮素(16~18)kg/667m ,磷肥(P2O5)(8~10)kg/667m ,钾肥(K2O)(12~14)kg/667m ,其中有 机肥氮量占总用氮量20%以上。 7.3.1.2 肥料运筹 氮素肥料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7:3或6:4,其中基肥:分蘖肥比例为5:5,分蘖肥分别在栽后(5~ 7)d和(10~12)d 各施50%,穗肥按促花肥:保花肥为6:4的比例施用,分别在叶龄余数3.5和1.5 叶时施用,有机肥全部作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一半作基肥、一半作穗肥施用。 7.3.2 水浆管理 灌溉水质符合NY/T 391-2013的规定。移栽至活棵期保持浅水至湿润,适当露田(1~2)次。活棵 返青后保持浅水层,整个分蘖期薄水层间歇灌溉促分蘖。当茎蘖苗达到预期穗数的(70~80)% 时,排 水搁田,反复多次由轻到重,达到田中不陷脚,叶色落黄褪淡,白根露出即可。幼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 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收获前10 d 断水。 7.3.3 病虫草害防治 7.3.3.1 大田杂草 结合第1次施分蘖肥时进行,推荐用药品种和剂量见附录A。 7.3.3.2 病虫害 大田主要病虫害有稻蓟马、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其防治适期、用药应根 据病虫测报,选用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适时适量用药。病虫草害防治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推荐用药品种和剂量见附录A。 8 收获贮藏 水稻黄熟期,及时收获,及时干燥入库。 9 生产记录 全程生产记录,并保存2年。 3 DB3213/ T1015-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优质粳稻生产技术的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常用农药、药剂用量及方法 A.1 优质粳稻生产技术的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常用农药、药剂用量及方法见表 A.1。 表 A.1 优质粳稻生产技术的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常用农药、药剂用量及方法 常用剂量 农药名称 剂型 施药方法 (g/次.亩或 ml/次.亩) 多·多唑 咪鲜·杀螟丹 氰烯菌酯 0.75%拌种剂 最后一次施药离收获的天数 (安全间隔期) (133-200)g 拌种 每季作物一次 16% 可湿性粉剂 15g 浸种 每季作物一次 25%悬浮剂 2ml 浸种 每季作物一次 丁草胺·苄嘧 35%可湿性粉剂 80g 拌土撒施 每季作物一次 烯啶虫胺 60%可湿性粉剂 8g 喷雾 14 井冈霉素 5%水剂 (160-190)ml 喷雾 14 噻呋酰胺 240g/l 悬浮剂 20ml 喷雾 14 苯甲·丙环唑 30%悬浮剂 (15-20)ml 喷雾 30 氟环唑 12.5%悬浮剂 (20-30)ml 喷雾 21 春雷霉素 2%液剂 (160-200)ml 喷雾 14 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50g 喷雾 30 杀虫单 90%可湿性粉剂 (50-70)g 喷雾 30 吡蚜酮 25%可湿性粉剂 20g 喷雾 14 Bt 乳剂 150ml 喷雾 14 三环唑 75%可湿性粉剂 (20-30)g 喷雾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213-T 1015-2019 优质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宿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3-T 1015-2019 优质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宿迁市 第 1 页 DB3213-T 1015-2019 优质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宿迁市 第 2 页 DB3213-T 1015-2019 优质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宿迁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24:3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