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150 CCS B 52 扬 3210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10/T 1088—2021 河蟹分段式、单性化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Sectional type and unisexuality pond breeding technigue of river crab 2021 - 03 - 10 发布 2021 - 03 - 10 实施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DB3210/T 1088 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扬州市江都区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扬州市江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扬州市江都区水产技术服务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志武、管建、丁文岭、陈郭治、常国亮、庞发军、滕忠祥、陈俊豪、庞 智、孙青、方丽君、张伟、杨舜、陈霞。 I — DB3210/T 1088 2021 河蟹分段式、单性化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蟹分段式、单性化池塘养殖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 螺蛳投放、饲料投喂、水质管理、水草管护、病害防控、捕捞、塘口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河蟹分段式、单性化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段式养殖 根据河蟹生物学特性,以蟹种完成二次脱壳为界限,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养殖。 3.2 单性化养殖 根据河蟹雌雄生长、成熟特性,在蟹种生长完成第二次脱壳后,按照雌、雄性别进行分塘养殖。 4 产地环境 4.1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361的规定。 4.2 面积 暂养池10亩~15亩,主养池20亩~30亩。 1 — DB3210/T 1088 2021 5 放养前准备 5.1 池塘消毒 冬季干塘充分曝晒,清除淤泥至5 cm~10 cm ,每亩用100 kg生石灰兑水化浆全池泼洒、消毒。 5.2 池塘施肥 池塘消毒1周后,每亩施放200 kg发酵熟鸡粪基肥,进行翻耕,深度10 cm~15 cm。 5.3 水草种植 5.3.1 暂养池水草种植 以伊乐藻为主。1月底前进水30 cm后,开始扦插伊乐藻株束,株距1.5 m、行间距1.5 m,扦插面积占 池塘面积的70%。 5.3.2 主养池水草种植 分阶段种植轮叶黑藻、苦草和伊乐藻,扦插面积占池塘面积的 60%。 5.3.2.2 在池塘环沟设置隔离网,隔离网外养殖区主种伊乐藻,中央平台栖息区搭配种植三种水草, 伊乐藻、苦草各 20%,轮叶黑藻 60%。2 月初筛绢过滤进水 20 cm~30 cm,开始在养殖区浅水处扦插伊乐 藻株束,株距 1.5 m、行间距 3 m。3 月上旬开始条播或条插轮叶黑藻芽孢或绿芽,间距 2 m 以上,并覆 土 5 cm。3 月底前播种经浸泡 3 d 后揉搓出苦草草籽,拌土均匀撒播。 5.3.2.1 5.4 池塘配套设施 每口池塘设置独立分开的进排水设施,每亩配备0.2 kw以上功率的罗茨风机及配套的微孔增氧系 统。 5.5 池塘防逃设施 塘埂上防逃设施应埋入土中10 cm~20 cm,高出地面50 cm,四角呈弧形;沿河或交界处的塘埂 中需埋入薄膜或网布。防逃材料通常选用铝皮、薄膜、塑胶板、玻璃、水泥墙等。 6 苗种放养 6.1 暂养池苗种放养 6.1.1 放养时间 2月底前,水草栽插两周后。 6.1.2 放养规格 120只/kg~160只/kg。 6.1.3 放养密度 2000只/亩~3000只/亩。 6.1.4 暂养时间 2 暂养时间一般80 d~100 d。 — DB3210/T 1088 2021 6.1.5 暂养后蟹种捕捞 第二次蜕壳后、第三次蜕壳前用地笼捕捞蟹种,暂养池捕捞结束后按主养池模式放养蟹种。 6.2 主养池放养 6.2.1 放养时间 5月下旬,选择晴好天气放养。 6.2.2 放养规格 30只/kg~40只/kg。 6.2.3 放养密度 雌蟹池1000只/亩,雄蟹池800只/亩。 6.2.4 幼蟹选择 选择30只/kg~40只/kg,规格大小一致、附肢完整、无病无伤的蟹种,并将雌蟹与雄蟹分开。 6.2.5 幼蟹消毒 蟹种下塘前用10 ppm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20 min。 6.3 配套苗种放养 6.3.1 青虾 放养时间3月上旬,规格1600尾/kg,亩放养量5 kg。 6.3.2 白鲢 放养时间3月下旬,规格150 g/尾,亩放养量10尾。 6.3.3 鳜鱼 放养时间5月,规格5 cm/尾,亩放养量20尾。 7 螺蛳投放 清明前,每亩投放活螺蛳100 kg左右, 7月中下旬每亩再补放50 kg左右。 8 饲料投喂 8.1 饲料质量 饲料质量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要求。 8.2 暂养池投喂 投喂蛋白质含量为40%的配合饲料,每天下午5时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存塘蟹种体重的0.5%~2%。 3 — DB3210/T 1088 2021 8.3 主养池投喂 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6%的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2%,逐渐增加到5%。 8.4 雌蟹池投喂 雌蟹养殖池塘从7月底开始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6%、总脂含量为8%的雌体专用饲料。成熟蜕壳完成后, 投喂雌蟹专用的育肥饲料。 8.5 雄蟹池投喂 雄蟹养殖池塘从 8 月中旬投喂蛋白含量为 40%的雄体专用饲料。成熟蜕壳完成后,投喂雄蟹专用的 育肥饲料。 9 水质管理 9.1 适当肥水 春季视水质情况,若水质偏瘦,每亩追施1 kg~2 kg生态肥。 9.2 水质调控 主要通过加水、换水,使用生物制剂和适时增氧等措施,使水质指标达到:pH值为7.5~8.6,溶解 氧>5 mg/L,透明度为30 cm~50 cm(春季30 cm~35 cm,高温期为40 cm~50 cm)。 10 水草管护 每天捞除被蟹夹断浮出水面的水草,根据水草生长情况,对密集的水草应及时进行疏割。 11 病害防控 11.1 病害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使用的渔药应符合 NY 5071 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11.2 主要病害防控见表 1。 表1 主要病害防控 序号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1 颤抖病 反应迟钝,螯足钳力减弱,步足颤抖、环爪。 预防:每 10 d~15 d 施用光合细菌一次。 治疗:外用二溴海因,内服四黄粉。 黑鳃:病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病重 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 烂鳃:病蟹鳃丝局部溃烂,边缘缺失。 预防: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使池水呈 15 ppm~ 20 ppm。 治疗: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内服磺胺类药 物。 2 3 鳃病 肠炎病 防控措施 预防: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使池水呈 15 ppm~ 20 ppm。 病蟹食欲减退,行动迟缓,肠道无食,发红。 治疗: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内服磺胺类药 物。 4 — DB3210/T 1088 2021 4 弧菌病 5 肝胰腺坏死 病(水瘪子 病) 6 纤毛虫病 体色变浅,或关节处呈紫色,摄食减弱,活 力明显下降。 头胸甲腔积水,全身组织水肿,附肢长期不 坚硬,肝胰腺萎缩、发白、发灰、发红甚至 糜烂。 病蟹的关节、步足、背壳、额部、附肢及鳃 部都可附着纤毛类的原生动物,体表污物较 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 预防:合理放养,保持适宜的密度,及时更 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治疗: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内服磺胺类药 物。 预防:使用生石灰清塘,谨用杀虫药、杀青 苔药。 治疗: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内服保肝药、Vc。 预防: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治疗:用主要成份为三氯异氰尿酸和一水硫 酸锌的渔药全池泼洒。 12 捕捞 12.1 河蟹捕捞 在农历8月15日前后根据雌蟹成熟度择优进行分批起捕;农历9月9日前后开始捕捞雄蟹,捕捞方式 既可采用地笼捕捞,也可傍晚或夜间徒手捕捉。 12.2 其它水产品捕捞 青虾在5月初开始用地笼轮捕,鳜鱼、白鲢和未捕捞尽的蟹、青虾在干塘时全部起捕。 12.3 池水排放 池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的要求。 13 塘口记录 专人负责,按要求做好塘口记录,并保存2年以上。 5

pdf文档 DB3210-T 1088-2021 河蟹分段式、单性化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扬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0-T 1088-2021 河蟹分段式、单性化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1 页 DB3210-T 1088-2021 河蟹分段式、单性化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2 页 DB3210-T 1088-2021 河蟹分段式、单性化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1:55:3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