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 22 DB3209 盐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9/T 1191-2021 盐碱地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ng of organic rice in saline-alkali soils 2021 - 03 - 31 发布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209/T 119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顺泰农场有限公司、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 新洋农业试验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宛柏杰、唐红生、曹志高、刘 凯、赵绍路、朱静雯、代金英、朱国永、施伟、 崔必波、杨瑞平、张桂云、孙一标、胡蕾、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孙红芹、万林生、倪正斌。 I DB3209/T 1191-2021 盐碱地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盐城市盐碱地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并规定了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品种、栽培技术、 病虫草害防控、收获储藏以及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盐城市地区盐碱地有机水稻的生产,在生态条件相近地区也可参照适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19630 有机产品 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DB32/T 2971 水稻机插钵苗育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耐盐水稻 Salt-tolerant rice 能在盐(碱)浓度 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 300kg/亩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 3.2 批注 [A1]: 正文两次以上提及才要定义 盐碱地 Saline-alkali soil 在盐碱区 0~20cm 表层土壤全盐含量不高于 6‰,PH 不高于 8.0,土壤有机质含量 8g/kg 以上,碱 解氮 90mg/kg 以上,速效磷 10mg/kg 以上,速效钾 100mg/kg 以上。 4 生产要求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GB/T 19630 的要求。 1 DB3209/T 1191-2021 4.2 土壤 地形坡度小于 2 度;有效土层厚度不低于 50cm,30cm 土体内(2mm~40mm)侵入体小于 10%;耕作 层(0cm~20cm)水溶性盐总量不高于 6g/kg,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 8g/kg。 4.3 水源 农业灌溉用水标准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4.4 沟系配套 进水渠与排水沟独立设置,排水沟深度为 0.8m~1.0m。 5 品种 选用盐稻 12 号等耐盐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6 栽培技术 6.1 育秧 6.1.1 秧田准备 盐碱地中土壤含盐量≤3‰,地势较高,平坦,灌排方便的地块作秧田。秧田四周挖 30cm~40cm 深的围沟。精细耕整后灌深水,泡田洗盐 1d~2d 后排水,重复 2 次~3 次。洗盐后按湿润育秧方式制 作秧床。先浅水耱平,沉实 1d~2d 后排水,按 1.5m 宽做秧畦,搨平。 6.1.2 培植基质土 每年 2 月中下旬,按秧池面积亩用菜籽饼 300kg 进行沤制腐熟,1 个月后按菜籽饼与熟土 1:1 充分 拌匀发酵后,再按 1:6~1:9 比例与细土拌匀,做基质土。 6.1.3 用种量 耐盐水稻杂交稻用种量为 3.0kg/亩~4.0kg/亩,耐盐水稻常规稻用种量为 4.5kg/亩~6.5kg/亩。 6.1.4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 1d~2d,用 1.0%~1.5%生石灰水浸种 60h~72h,漂净、滤干后,采用塑盘育秧。 6.1.5 播种期 当日平均气温达到 15℃以上时,适宜播种,盐城地区播种期在 4 月 25 日~5 月 10 日,其余地区根 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移栽苗龄确定播种期。 6.1.6 育秧方式 机插秧育秧按照 DB32/T 2971 执行。选用农膜需符合 GB 13735 要求。 6.1.7 秧池管理 2 DB3209/T 1191-2021 播种的秧池需搭拱架,进行育秧护苗。秧苗生长期间保持田间湿润,防止苗床土干。3 叶后揭侧膜 通风,4 叶后揭膜炼苗,浅水灌溉,按秧池面积用饼肥 100kg/亩,沤制后取营养水波浇 1 次,并根据苗 情喷施酵素菌 1 次~2 次,酵素菌液体肥用量为 2kg/亩,酵素菌液体肥主要成分包括固氮菌、解磷菌、 解钾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多种对植物有益的菌群。 6.2 大田移栽 6.2.1 翻耕 冬闲盐碱地在冬前深耕晒垡。耕翻深度一般为 18cm~20cm。栽秧前 5d~6d 整理田埂,拉平后灌深 水泡田,泡 1d~2d 后旋耕排水,重复 2 次~3 次。栽秧前 1d~2d,再浅旋耕 1 次,控制土壤含盐量≤3‰。 6.2.2 机械栽插 移栽方式为机插秧,根据不同播种期,适期进行秧苗移栽。龄秧为 25 d 左右。移栽密度 2.0 万穴/ 亩~2.2 万穴/亩,行距 25cm,株距 10cm~11cm,栽足基本苗 7 万株/亩~8 万株/亩。漏插率≤5%,对 有浮秧和机械不能栽插到的缺穴及时人工补栽。 6.3 施肥 6.3.1 施肥原则 冬季在盐碱地上播种紫云英等绿肥,培肥地力。大田期肥料主要是菜籽饼和发酵的有机肥。 6.3.2 底肥 施足底肥。每亩施用饼肥 50kg,所有肥料均一次性均匀施入。 6.3.3 分蘖肥 移栽后 3d~5d,按每亩用饼肥 25kg,并喷施酵素菌液体肥 1 次~2 次,酵素菌液体肥用量为 2kg/ 亩。 6.3.4 穗肥 拔节后 5d~7d,每亩用饼肥 25kg,并喷施酵素菌液体肥 1 次~2 次,酵素菌液体肥用量为 2kg/亩。 6.4 水分管理 栽后 7d 内保持水层 3cm~6cm。分蘖期保持 1cm~3cm 浅水层,且 5d~7d 换一次水。足苗后适当晾 田,但不能超过 2d。孕穗至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采用干湿交潜间歇性灌溉,但不能断水。收割 前 10d 停止灌水。 7 病虫草害防控 7.1 防治原则 3 DB3209/T 1191-202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对病虫草害进行防 治。 7.2 防治方法 7.2.1 农业防治 综合运用人工拔草、诱草灭草、稻鸭共育等方式除草。在水稻移栽前的 40-50 天,持续对种植的盐 碱地进行灌水,保持田间湿润,诱导杂草生长。然后通过多次翻耕,将杂草埋入土下,以达到减少田间 杂草基数,控制杂草生长的目的。在水稻抽穗扬花期,不得进行人工拔草。 7.2.2 物理防治 安插黄板诱捕蓟马,20 张/亩,高度 1.0 m~1.2 m,安装时间 4 月上旬;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螟 虫,安装标准为灯距 150m 左右,灯高度 1.2m~1.5m,安装时间为 7 月上旬至 9 月底。 7.2.3 生物防治 加强监测,准确掌握虫情,达标防治,选用经有机认证的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综合防治田间病 虫害。生物农药使用按表 1 规定执行。 表 1 水稻病虫害防治生物药剂和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时间 药剂 用量 二化螟、三化螟 卵盛孵期至枯鞘初期 0.5%苦参碱水剂 60mL/亩~80mL/亩 0.5%印楝素乳油 100mL/亩 兑水 40kg/亩~50kg/亩喷雾 100mL/亩 兑水 40kg/亩~50kg/亩喷雾 12g/亩 兑水 20kg/亩喷雾 稻纵卷叶螟 1、2 龄幼 稻纵卷叶螟 稻瘟病 虫盛发期 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 100 亿孢子短稳杆 至 2 龄前 菌悬浮剂 孕穗末期(破口期)和 1000 亿活枯草芽孢 齐穗期 杆菌可湿性粉剂 方法 兑水 40kg/亩~50kg/亩喷雾 8 收获储藏 8.1 收获时期 水稻成熟期当稻谷水分在 25%以下时,开始收获水稻。对倒伏田快,单独收割作常规粮食处理,防 止穗发芽和病变的稻谷混入。 8.2 收获质量 收割时分品种、分熟期、分田块进行单收、单晒(烘)、单储,入库时稻谷含水量应在 14.5%以下, 4 DB3209/T 1191-2021 防止稻谷受捂而发热、影响稻米品质。 9 生产档案 水稻生产全过程详细记录水稻品种及产地环境条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等情况,并保存至少 3 年。 5

pdf文档 DB3209-T 1191-2021 盐碱地有机稻米栽培技术规程 盐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9-T 1191-2021 盐碱地有机稻米栽培技术规程 盐城市 第 1 页 DB3209-T 1191-2021 盐碱地有机稻米栽培技术规程 盐城市 第 2 页 DB3209-T 1191-2021 盐碱地有机稻米栽培技术规程 盐城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1:45:4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