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22 DB3209 盐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9/T 1204—2021 “大麦若叶-青贮大麦-青贮玉米” 周年三熟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Barley Grass-Silage Barley-Silage Corn" Annual Three-cropping 2022 - 01- 22 发布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3209/T 120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市大丰区粮油 作物技术指导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春吉、杨力、李长亚、王文彬、乔海龙、刘洪进、金鑫、季相华、周艳、花 劲。 1 DB3209/T 1204—2021 “大麦若叶-青贮大麦-青贮玉米”周年三熟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大麦若叶-青贮大麦-青贮玉米”周年三熟技术的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盐城市 “大麦若叶-青贮大麦-青贮玉米”周年三熟的生产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25882 青贮玉米品质分级 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麦若叶 大麦拔节初期收割的茎和叶,加工成大麦若叶粉、大麦若叶汁、提取麦绿素等食用。 3.2 青贮大麦 大麦乳熟末期至蜡熟中期收割的鲜草,用作青贮饲料。 3.1 青贮玉米 玉米处于乳熟末期至蜡熟中期收获的植株,用作青贮饲料。 3.4 周年三熟 周年三熟是在同一地块上依次于9月中旬种植大麦若叶、11月中旬种植青贮大麦、翌年5月中旬种植 青贮玉米,每次均收获达到制作大麦若叶食品及青贮饲料标准的原料的周年生产方式。 2 DB3209/T 1204—2021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GB 3095和GB 15618的规定。 5 土地准备 5.1 选地 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松紧度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5.2 整地 大麦若叶及青贮大麦生产,需机械耕翻,深耕细耙,耕深 20cm 以上;且须进行一次耙地或镇压作 业。青贮玉米生产宜免耕板茬播种,同时实现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 5.3 机械开沟 大麦若叶、青贮大麦生产均需进行机械开沟。 5.3.1 外三沟 沟深1.0m~1.2m,宽1.0m,每100m开一条沟。 5.3.2 内三沟 每隔 3m 开一条竖沟,沟深 20cm~30cm,宽 30cm。每隔 40m 开一条横沟,沟深 30cm~40cm,宽 30cm,横沟与田外沟相通。田头出水沟沟深 40cm~50cm,宽 40cm。 6 大麦若叶技术规程 6.1 播前准备 6.1.1 种子准备 大麦若叶应选择繁茂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该符合 GB 4404.1-2008 的规定。 6.1.2 种子处理 一周前,选晴天晒 2d~3d。 6.2 播种 6.2.1 播种期 9月中旬种植大麦。 6.2.2 播种量 每667m2播19kg~20kg,种子不包衣,减少农药对产品污染。 6.2.3 播种方式 机械条播,行距16cm,播深2cm~3cm,墒情不足时,及时补墒播种。 3 DB3209/T 1204—2021 6.3 施肥 6.3.1 施肥原则 施用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3.2 施肥总量 每667m2 施用纯N(5kg~6kg),分2次施用。每667m2 施用P2O5(3kg~3.5kg),每667m2 施用K2O (3kg~3.5kg)。 6.3.3 施用方法 6.3.3.1 基肥 每667m2施20kg复合肥或同等氮、磷含量的其它复合肥或配方肥作基肥;对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 根据缺素种类补施微肥。 6.3.3.2 苗肥 出苗后15d施尿素6kg/667m2。 6.4 草害防治 大麦若叶生长过程中禁用化学农药进行除草。合理轮作换茬,人工清除沟渠路边杂草。 6.5 收获 11月上旬收获。 7 青贮大麦技术规程 7.1 播前准备 7.1.1 种子准备 青贮大麦品种应选择耐寒性强、生物量高、多抗的大麦品种,种子质量应该符合 GB 4404.1-2008 的规定。 7.1.2 种子处理 一周前,选晴天晒 2d~3d,可用包衣剂拌种,预防土传、种传病害。 7.2 播种 7.2.1 播种期 11月中旬种植青贮大麦。 7.2.2 播种量 每667m2播19kg~20kg,早播可适当减少播量。 7.2.3 播种方式 机械条播,行距16cm,播深2cm~3cm,墒情不足时及时补墒播种。 4 DB3209/T 1204—2021 7.3 施肥 7.3.1 施肥原则 施用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7.3.2 施肥总量 每667m2纯N(11kg~12kg),分2次施用,每667m2施用P2O( ,每667m2施用K2O(6kg~7kg)。 5 6kg~7kg) 7.3.3 施用方法 7.3.3.1 基肥 每667m2施45kg复合肥(15˸15˸15)或同等氮量的其它复合肥或配方肥作基肥。对微量元素缺乏的 地区,根据缺素种类补施微肥。 7.3.3.2 拔节肥 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667m2。 7.4 病虫草害防治 及时防治蚜虫、大麦白粉病等,并根据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时除草,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10-2018的要求,病虫草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及用量参见附录A。 7.5 抗逆 7.5.1 抗旱 青贮大麦播种出苗期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较低,不能满足播种出苗需要时需引水灌溉。 7.5.2 化控 3~4叶期、返青期,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5g~40g,兑水50kg~60kg常规混合喷雾防治 各一次。 7.5.3 排水降渍 清好“三沟”,防止渍害。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住田干,雨天排明水,晴天排暗水。雨后及 时清沟降渍。 7.5.4 冻害补救 7.5.4.1 冬季冻害 青贮大麦经历越冬期,长势偏弱或发生冻害麦田,在越冬期早施分蘖肥,每 667m2施尿素4kg~5kg。 7.5.4.2 春季冻害 对春季发生了冻害的春季麦苗,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争取高位分蘖。如遇干旱与冻害交加的情形, 追肥时要结合浇水抗旱,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5kg~7kg。 7.6 适时收获 5 DB3209/T 1204—2021 5月上旬,在乳熟末期至蜡熟中期时及时进行收获。 8 青贮玉米技术规程 8.1 选种及种子处理 8.1.1 选种 青贮玉米品种应选择耐密、抗倒、保绿性好的专用型玉米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2008的规 定。 8.1.2 种子处理 8.1.2.1 晒种 播种前选睛朗天气,摊薄连续晒2d ~3d,并经常翻动,使种子晒匀、晒透。 8.1.2.2 种子包衣 在播种前可选用安全的玉米专用包衣剂,按包衣剂和种子比1:50进行包衣。 8.2 播种 8.2.1 播种期 在5月中旬进行大田播种。 8.2.2 播种量 每667m2用种量2.5kg~3kg。 8.2.3 播种方式 宜免耕板茬播种;播种行距60cm~80cm,株距23cm~25cm,种植密度5000株/667m2~5500株/667m2。 8.2.4 播深 播种深度4cm ~6cm,墒情好、黏土地块宜浅播,沙壤土、墒情差的地块宜深播。 8.3 施肥 8.3.1 施肥原则 施用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8.3.2 施肥总量 每667m2纯N(12kg~13kg),分2次施用。如遇雨水偏多,流失严重、苗情较差等状况,可增施20% 左右的氮肥作为平衡肥。P2O5、K2O各6 kg/667m2一次基施。 8.3.3 施用方法 8.3.3.1 基肥 每667m2施40kg的复合肥(15˸15˸15)或同等氮量的其它复合肥或配方肥作基肥。对微量元素缺乏 的地区,根据缺素种类补施微肥。 6 DB3209/T 1204—2021 8.3.3.2 追肥 大喇叭口期前后追施尿素15kg/667m2。 8.4 水分管理 8.4.1 排涝 注意配套灌排沟渠,易涝地块结合培土挖好地内排水沟,积水时应及时排涝。 8.4. 2 灌溉 保持土壤墒情充足是青贮玉米高产的关键,地面应见湿不见干;墒情不足,中午植株叶片卷曲,应 进行灌溉。 8.5 病虫草害防治 8.5.1 病害 针对大小叶斑病、粗缩病等病害,及时进行防治,病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及用量参见附录A。 8.5.2 虫害 针对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虫害,及时进行防治,虫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及用量参见附录A。 8.5.3 草害 一般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块宜选用适宜农药采取苗前封闭除草,干旱、整地差的可选择苗后 除草,草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及用量参见附录A。 8.6 收获 8.6.1 收获时期 带穗整株青贮玉米宜在9月上旬收获,处于乳熟末期至蜡熟中期,全株含水量65%~70%,具体可根 据胚乳线到种仁的位置来判断,一般1/2~2/3即可。 8.6.2 收获要求 应选择晴好天气,避开雨天收获。一旦开始收割,尽量短时间内完成。 8.6.3 收获方法 利用收割机将玉米全株收割、切碎1cm~2cm、装车并迅速运回入窖,收获的玉米青贮原料制成的青 贮料品质要达到GB/T 25882二级品质要求。 9 记录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全程记录生产过程中气象条件、生育期、各项投入品名称及使用时间、数量、收获 时间、产量等,生产档案保存不少于 2 年,实现可追溯。 7 DB3209/T 1204—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青贮大麦、青贮玉米病虫防治推荐农药及用量 青贮大麦、青贮玉米防治病虫推荐农药及用量见表A.1。 表A.1 青贮大麦、青贮玉米防治病虫推荐农药及用量 作物名称 青贮 大麦 防治药剂 防治对象 分类 使用时期 亩有效成分用量 吡蚜酮 (示范应用) 蚜虫 杀虫剂 害虫发生初期 至盛期 4~5 克/亩 环丙唑醇 (示范应用) 大麦白粉病 杀菌剂 发病初期 4~6毫升/亩 唑啉草酯 禾本科杂草 除草剂 茎叶处理
DB3209-T 1204-2022 “大麦若叶-青贮大麦-青贮玉米”周年三熟技术规程 盐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1:58: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