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球国际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13.100 WS C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378—2013 造血刺激因子在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治疗中的应用指南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imulating factor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3-03-14:发布 2013-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WS/T378—2013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军事医学科学 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志伟、王桂林、姜恩海、罗庆良、冯四洲、张凤奎。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WS/T378—2013 造血刺激因子在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治疗中的应用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治疗中造血刺激因子的应用原则、应用方法、剂量及停药指证。 本标准适用于因全身意外受照导致的外照射急性放射病造血系统损伤的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 造成的造血系统损伤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199外照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和治疗方案 GBZ1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ARS 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当受到大于1Gy的均匀或比较 均匀的全身照射即可引起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临床上根据其临床特点、受照剂量和基本病理改变,分为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肠型急性放射病、脑型急性放射病。 3.2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bonemarrowform of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造血型急性放射病hematopoieticformofacuteradiationsickness 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典型阶段性病程 的急性放射病。按其病情轻重程度,又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四度。 3.3 造血细胞因子hematopoieticcytokines 具有调节造血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其功能的一大类细胞因子,按照其作用特性分为造血生长因子 (又称造血刺激因子)和造血抑制因子。 3.4 造血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growthfactors;HGF 具有刺激造血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其功能的一大类细胞因子,包括集落刺激因子和造血辅助因子。 3.5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 某些造血生长因子在体外能刺激造血祖细胞形成集落。主要包括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 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 1 WS/T378—2013 (EPO)、白细胞介素3(IL-3)等。 3.6 造血辅助因子hematopoieticcofactor 某些造血生长因子本身无集落刺激活性,但与其他血生长因子协同作用时,可增加集落的大小和数 量。主要包括干细胞因子(SCF)、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 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11 (IL-11)等。 4应用原则 4.1全身或身体大部分吸收剂量估计达3Gy~10Gy即可使用造血刺激因子治疗;大于60岁的老 人、小于12岁的儿童及合并其他损伤的患者吸收剂量可降低到2Gy。 4.2受照后5h内出现腮腺肿大、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首选G-CSF治疗,其次GM-CSF;当 上述症状较严重或者上述症状出现在1h内时,联合使用造血刺激因子效果更好,首选G-CSF十TPO, 其次GM-CSF十IL-11;当出现红细胞减少时可联合应用EPO。 4.3造血刺激因子应于受照后24h内尽早使用;应用造血生长因子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副作用和造 血系统的恢复情况,对症处理并调整剂量,详见附录A。 5应用方法与剂量 5.1G-CSF推荐剂量是5μg/(kg·d)~10μg/(kg·d),GM-CSF推荐剂量5μg/(kg·d)~10μg/ (kg·d),皮下或静脉注射,首选皮下注射。美国国家战略储备辐射工作组推荐使用剂量详见附录B。 5.2白细胞介素11(IL-11)的推荐用量是25μg/(kg·d)~50μg/(kg·d),皮下注射。 5.3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推荐剂量是300U/(kg·d),皮下或静脉注射,首选皮下注射。 5.4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推荐剂量是100U/kg·d)~150U/kg·d),每周给药2~3次,皮下或 静脉注射,首选皮下注射。 6停药指证 6.1 GM-CSF或G-CSF用药过程应监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待白细胞恢复至4.0X10°个/L以上,或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1.0X10°个/L时即应停用;停药后白细胞下降至3.0×10个/L以下时可再 继续应用,直到维持在4.0×10°个/L以上。 6.2TPO或IL-11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小板计数,待血小板恢复至100X10°个/L以上时停用 6.3当血红蛋白维持在>120g/L、HCT≥36%时可考虑停用EPO,有条件的单位可监测EPO浓度, 务平台 并依此调整EPO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2
WS-T 378-2013 造血刺激因子在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治疗中的应用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3-03-15 12:29:4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704.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T-CSBT 002—2019 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指南.pdf
GB-T 24675.4-2021 保护性耕作机械 第4部分: 圆盘耙.pdf
SN-T 1657.1-2007 进出口电动工具检验规程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SY-T 6643-2021 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pdf
DB42-T 1730-2021 破损山体植被修复技术规范 湖北省.pdf
CSA 零信任商业价值综述.pdf
GB-T 2479-2022 普通磨料 白刚玉.pdf
GB-T 5156-2022 镁及镁合金热挤压型材.pdf
工信部 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 2021.pdf
T-CPIA 0047—2022 光伏柔性支架设计与安装技术导则.pdf
DB3202-T 1052-202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设置指南 无锡市.pdf
DB3303-T053-2022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 温州市.pdf
GB-T 8982-2009 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pdf
GB-T 34131-2023 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pdf
GB-T 24364-202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实施指南.pdf
TC260 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 -网络数据分类分级指引 2021.pdf
GB-T 18725-2008 制造业信息化 技术术语.pdf
SN-T 5350.1-2021 硫磺 酸度的测定 自动电位滴定法.pdf
GB-T 35856-2018 飞机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方法.pdf
T-CHIA 17.1—2020 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 第 1 部分:总体框架.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704.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